小楼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30 9:03:0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能体现一个时代风格特征的除了服饰,还有建筑。在古城开封,宋代以前的建筑遗存在地下一定有,地上的真品则无迹可寻。还好,铁塔和繁塔这一座半宋塔还向后人传递着来自大宋的时代特征。延庆观中汉蒙文化结合巧妙的玉皇阁,凸显着元代风采。明清风格的建筑在开封城里以前有很多,尤其是二层小木楼,在城中很容易见到,而今除了在书店街,别处要想偶遇还真的很难。
在开封,老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要数书店街了,长六百多米的街上保留着很多新中国成立前的建筑。北书店街路西与东、西大街交会处,有栋坐南朝北的清式二层小楼,就是其中的一座。此楼为楼阁式建筑,青砖红窗、灰瓦盖顶,二层前檐出厦的檐廊配着朱漆的柱子、木质的围栏,雕梁画栋,和书店街融为一体,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
人不可貌相,房屋也如此。这座貌似不起眼的小楼,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过经风逐雨的时光。这段往事被做成了一块纪念牌,牢牢地镶在小楼的墙体中,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
时光是把梳子,随意梳理着时代的变迁,还有地理的容貌。那时这座小楼藏在西大街一处幽深的院子里,正因所处的位置便于隐蔽,才有了这段风起云涌的记忆。
从1925年5月,党中央和中共北方区委陆续派唐际盛、王若飞等一批同志到河南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开展革命工作。同年,中共豫陕区委成立,王若飞任书记。中共豫陕区委主要领导河南、陕西两省以及江苏、安徽部分地区的党组织。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若飞大力发展党团组织,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中共豫陕区委成立不久,其机关从郑州操场街迁到这栋闹中取静的小楼中。那时,二楼用于机关的日常办公,为不引人注意,一楼架着织布机昼夜织布。1925年,萧楚女调到中共豫陕区委工作,主编中共豫陕区委机关刊物《中州评论》,就曾在这栋楼中居住。
1926年8月,中央决定撤销中共豫陕区委。近一年里,革命的思潮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当时中共豫陕区委的党员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
1998年4月,西大街道路拓宽改造,小楼被采取“移地复原”方法,在原地东南方不远处移地重建,它才从隐秘的庭院深处走进人们的视线。如今,墙体上的“中共豫陕区委旧址”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这段红色时光。
(作者:拜波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