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吐血”楚至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16 9:19:5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要说开封大相国寺里说评书的青年才俊,楚至刚算一个。他以不凡的技艺立足于大相国寺码头,江湖上无不竖大拇指说他仁义,仁义夸的是他的品质。他曾拜师马玉堂,马却疏于传授,楚却一直尽“弟子礼”,真正体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敬重。这楚至刚与马玉堂是同乡,都是杞县人,楚至刚的父亲楚老怀也是说评词的,为了给孩子寻个出路就找到马玉堂,对马玉堂说:“这孩子认到你跟前当徒弟吧!”马玉堂不经意地答了一个“好”字,也没有举行拜师仪式。楚至刚的技艺多是从邱大成那里学来的。这已经是民国后十几年的事儿了,冯玉祥改造大相国寺为中山市场,楚至刚已经开始学习说书了。
关于楚至刚的生卒年月,没有详细记载,仅《中国曲艺志·河南卷》说他是生于1914年,卒于1940年。经查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的《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当年张履谦深入大相国寺调查江湖艺人,在《说书人调查表》中有“楚至刚”这个名字,呈现的重要信息如下:楚至刚,32岁,男,截至调查的时候已经说书3年。由此可以推算他是1904年出生,少年时代读过3年私塾,有些底子,可以很快说大部头的书。他是在1932年开始正式说书的,十年磨一剑,起点高、技艺高,能倒背《雍正剑侠图》,其对书目的熟练程度非一般艺人所及。
因在大相国寺吸取各路评书艺人的长处,再加上他善于钻研,经常拿捏说书的动作和言语表达的气韵及气势,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说书根本就不惜力,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嗓儿,声如洪钟,常常震得周围的铁器嗡嗡回音。他的表演麻利到位,能把书中人物描述得生动鲜活、栩栩如生。书中的爱恨皆溢于言表,无论是武打动作还是书中言辞,都表演得十分到位,雅俗共赏,老少爱听,常常客满。他的拿手书目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
不仅仅是当代有艺人吸毒出事,在民国,一些艺人有了钱也吸毒,这楚至刚成名后就沾染上了“抽老海”(吸食鸦片),渐渐有了瘾,一天不抽就不舒服,烟瘾一犯,浑身上下的骨头缝儿宛如万千蚂蚁在咬,这说书挣的钱大半都消费在吞云吐雾中了。
日本人来开封之前,楚至刚已经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开封沦陷初期,他被推荐为长春游艺会会长,除了与日本人周旋,他还得养家糊口。大概是1939年,他成家了,在开封后新华街安家。有人说他纵欲过度,加上抽大烟坏了身体,但是说书仍不改恢宏气势。婚后第二年,一天,他说《雍正剑侠图》说到童林打擂吐血时,自己也累得吐起血来,一口鲜血喷出,溅到扇面上成朵朵梅花。现场听众为之震惊,忙找医生,楚至刚拒绝就医,坚持把当天的内容说完。这在评词界得到高度赞誉,艺人称之为“双吐血”。
之后,楚至刚再也没有登上书场,他在家休养,毕竟身体衰退得厉害,医生也无回天之力。他不久身亡,年仅36岁,时人皆为之惋惜,谈起皆擦拭眼泪。多年之后,老开封们忆起楚至刚,总会谈起他倒背《雍正剑侠图》,他的气贯长虹,他的鲜血梅花,他的尊师敬业……江湖渐远,记忆犹新。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