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贤仁巷
贤仁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3 9:51: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开封的七角八巷七十二条胡同中,有一条巷子名字非常好听,那就是贤仁巷。

        贤仁巷曾叫贤人巷,位于市区中东部,南北走向。它南通理事厅街,北通南教堂胡同,巷子中部可向西通往刘家胡同。

        乍一听,人们会将贤仁巷与72贤人相连,但其实两者并无关系。贤仁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巷子,明代时称线儿巷,也许是因巷子像线那样细而长,也许是因巷内住有以纺线为业的人家而得名。清代乾隆年间,因巷内建了一座大仙庙,该巷便被人称为仙人巷。1928年,冯玉祥主豫时破除迷信,大仙庙被拆除,冯将军依据谐音将巷名改为贤人巷。

        我与贤仁巷初识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叫贤人巷。那时我大弟在此巷居住,因此常到这里来。巷子古朴幽静,巷内有不少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高门楼四合院,我大弟家就在巷子中间向西拐的一座两进大宅院里。院子坐北朝南,门楼高大气派,门两旁竖有一对石鼓,门头上有精美的砖雕。从门楼进去,东西各有一座跨院,大弟住在西跨院里。那院子很深很长,向北走到堂屋上房再向东拐,还有一条小径通往后院,听大弟说后院也挺大的,但我没去过。

        巷子里的居民颇有贤人遗风,大弟的邻居们纯朴热情,见我们去了总会亲热招呼,笑脸寒暄。有件事令我至今难忘,有天晚上,二弟下班后到大弟家去,正遇上几个朋友,便一起喝酒聊天。二弟是单位的出纳,当晚他将装有几千元现金和数万元转账支票的黑提包挂在自行车把上,将车停放在门楼下,却忘了取下提包。直到晚上10点多散席后方想起钱款,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急奔到门楼下,却见提包仍在,钱款一分不少。大家莫不感叹巷子里民风质朴。

        前几天又专程去那里转了转,见巷子变化不大,只是有些老门楼翻盖成了二层小楼。大弟家住过的老宅院仍在,只是岁月的侵蚀使门楼显得斑驳陈旧了不少。巷子虽没变,巷名却由“贤人巷”变为“贤仁巷”了。有些院子门口还钉着新旧两块门牌,问巷内居民,答曰新门牌是两年前钉的,不知为何改了一个字。好在读音相同,大家也没什么异议,仍按音读之称之。

        笔者才疏学浅,不知为何改名,但不论“贤人”还是“贤仁”,都不失为一个好巷名。当我站在这条老巷之中时,仍不禁为古城的沧桑历史和厚重文化而自豪和动容。愿贤仁巷还能继续保存下去,而中华民族传统的贤德仁厚礼仪之风也必将会永远传承下去,一代一代,永不改变!
(作者:吴建华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评书艺人马玉堂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