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襄城县欧营村相传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欧阳修的终老之地,如今,这个3000多人口的自然村,欧阳姓氏者占1700多人,按照《欧阳氏族谱》记载,他们都是欧阳修的后人。传说究竟是真是假,无人再去查考,可这儿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铜乐器加工制造之地,却是眼见之实。
制作铜响器,选料非常重要,料好,成品质量就高,反之,成品易出现沙漏,便很难给铜器定音。铜坯须以上等的紫铜和纯锡为原料,按固定比例熔炼制成。整个铜器制作大致分为8个步骤:熔炼制坯、热锻、淬火、冷锻整形、捶打校音、抛光、打孔系绳、定音、分类。大都由手工完成,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一面锣往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厚薄均匀,敲打锣面时任何一点均发出同一声音。定音是铜响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一面铜器的质量取决于此。由于响铜乐器的制作劳动强度大、工艺学习周期长,许多地方已现濒临后继无人的境地,现在铜乐器匠人大都在45岁以上。目前,欧营村有20多户、500多人从事铜器制作,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