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社会时代背景 解密古画历史密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4/5 9:47:3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历代名画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千年。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作品《清明上河图》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猜测。张择端究竟是何人?他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他发出的是什么警示?4月1日下午,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莅汴,以“十问《清明上河图》”为线索,通过全新的视角为大家解密了这幅传世名画。
学习绘画、美术史
师从薄松年
出生于北京的余辉最早是学绘画的。1979年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3年毕业后,从事中学教育;198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师从薄松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陈列与研究工作,历任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主任,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兼研究室、出版部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理论奖”。
在余辉看来,故宫博物院最好的画作要数宋代绘画。“当时研究宋画的专家学者并不多,研究明清绘画的较多。我发现当时对古代绘画的鉴定研究基本完成,但我们对作品的内容、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作画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余辉说。于是,他便以此为研究点,从作者本人、作画时代进行考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绘画的内容、创作动机、社会影响进一步探讨古画深意。余辉告诉记者,他的导师薄松年最擅长编纂美术通史,对宋代绘画史颇有研究。因此,他的研究与导师薄松年的帮助和教育密不可分。
在故宫博物院做研究期间,余辉先后去了辽宁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院等,也到欧美等国外许多博物馆,帮助鉴定其主要藏品,并在国内外几十所著名高校讲课。这些经历开拓了余辉的视野,使他受益匪浅。
研究五代宋元绘画 探知画史真相
“我主要研究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有近百件绘画作品。其中有旧传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马和之《赤壁后游图》卷、顾恺之《列女图》卷、阎立本《步辇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作品,而《清明上河图》是我做的其中一项研究。”余辉说。在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中,余辉从探寻作者的作画动机入手,试图形成一种深度揭示古画诸多内涵的研究手段和赏析方法,以改变平面解读古画的方式。
在余辉看来,古画传至今天,如一些花鸟画,今天凭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欣赏大致不会误读。如宫廷绘画含义深刻,因时过境迁,往往被后人表面解读,造成古画中历史文化信息的衰减。最容易被忽略、也最为重要的是:古人作画的动机或意图,形成了其画作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是画家自己所为,有的是受命而为。那么,要想知道他们的绘画动机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考证出他们作画的时代,弄清楚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古画研究中,余辉利用民族学、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一套鉴定早期绘画的基本方法并使之理论化,用逻辑推理的手段解析古画中的图像、探知画史真相。
“有一些图像是有历史密码的,只有当时的人才能够读懂。远隔千百年的我们,切忌用今天的生活经验去解读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图像。只有还原到当时具体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语境中,才能显示它的历史密码,探知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告诉我们所不知道的一切,或纠正我们对历史的误判。”余辉如是说。
研究《清明上河图》8年 先后4次来开封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余辉已经做了8年,曾先后出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导览》《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等书籍。
余辉说,欧美日韩以及大陆港台等地区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论文400多篇。若论全世界哪幅名画的论文最多,没有能超越《清明上河图》的。“在研究过程中,我把这400多篇中外论文全部看完,有的甚至读了七八遍。”余辉说。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研究中心,不少重要的学术文章都出自开封专家学者之手。我曾多次拜读周宝珠、孔庆赞、韩顺发等专家学者的文章。除此之外,河南大学教授程民生对宋代经济社会的研究也使我受益匪浅。”余辉说。开封本地学者对开封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的了解比任何地方的专家学者都要深入、细致和准确。因此,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他研究《清明上河图》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积极吸引开封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精华之外,为了研究《清明上河图》,余辉还先后4次来开封。“我每次都是在清明节前后来的,实地考察这个时候开封的民风民俗。其中一次,为了弄清楚张择端本人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我先到山东诸城张择端的老家,按照他来北宋东京的路线来开封,实地考察沿途的民风民俗。”余辉说。
看到开封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4次到开封的余辉感慨颇深。他说,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他所到过的城市,没有一座像开封这样每年举行清明文化活动的。一幅名画点亮一座城市。余辉说,一幅《清明上河图》照亮了开封的历史,让活在当下的人知道了那个时代人的生活。他因为《清明上河图》与开封结缘,他希望开封清明文化节越办越精彩,成为展示北方传统文化的一个节庆活动,吸引更多人来开封参观游玩。
(作者:王兰兰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