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小名叫文叔,公元前6年生在今湖北枣阳(南阳蔡阳),公元23年,在河北镇压收编铜马起义军。公元25年称帝,统一中国,建都洛阳。他释放奴隶,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精减官吏,加强中央集权,开东汉一代盛世。他于公元57年卒于洛阳南宫,三月葬于洛阳东北20公里黄河岸边,今孟津白鹤镇铁谢村旁。
刘秀原陵,气势宏大,为现在邙山上下墓冢之最,松柏苍翠,碑林参差,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但是众多皇陵都在邙山之巅,唯它在黄河之滨,成为千古之谜。
传说,刘秀在世时,也曾设想在邙山上为自己选茔建墓,可是膝下有个不孝之子,一生不听父命,叫他往东,他偏向西,外号“犟筋”。刘秀为了达到在邙山造墓的目的,用正话反说,作为遗嘱。一天,刘秀把儿子叫到病榻前说道:“朕一生命中缺水,百年之后,可把朕埋在黄河心,以安万年。”平生不听父命的犟筋儿子,一反常态,刘秀一断气,犟筋儿子与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痛哭流涕之后说道:“吾生不孝,不听父教,先父遗言,吾一定照办。”于是调来能工巧匠,造舟作棺,筹办数日,一切就序,吉日率众来到河岸,研究排水、挖墓、葬殡事宜。只见河水呼啸,众人望河兴汉。当灵柩运到河边时,“刷”地一声,河水迅速北移,送葬人顺利办完后事。一座高大的陵丘,拔地而起。日后密密麻麻的柏树,应运而生。两千年的风雨飘摇,原陵雄姿巍然不动。
邙山诸多帝陵和数以万计古墓,据说都被盗过,原陵也遭过厄运,但未得逞。相传百年前,有个“南蛮子”前来盗宝,经过多方窥探,了解到原陵右侧铁谢村,有个谢家磨坊,一张丝萝,是打开刘秀坟的“金钥匙”。盗墓者不惜代价,弄来丝箩。分土剑往坟冢上一插,座北面南,墓道豁然出现在眼前。盗墓者将丝萝往青石墓门上一挂,吱扭一声,宽厚而又雕刻着天龙、金狮的大门,敞开两边。只见刘秀端坐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刘秀听见声响,抬头一看,问道:“啊,何故而临?”盗墓者吱唔半天,搓手低声道:“卑人怕皇上久卧心闷,想开门送来分土剑,让您上去透透空气散散心。”刘秀沉思片刻道:“嗯,那就放下吧!”当盗墓者正欲退出墓道时,刘秀道:“且慢,您来看朕,为答谢美意,送您一只盒子。且记,不出墓道,不能急于打开。”盗墓者美滋滋地手捧宝盒退出。心想:皇帝赠物,贵如瑰宝,若要卖掉,平生定能荣华富贵。他一出墓,欣喜若狂,急忙打开宝盒一看,是一条金龙,盘踞盒中。刹时间,轰隆一声,惊天动地,升入天空。盗墓者吓昏,瘫死在地。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来挖掘过。
至于原陵内的柏树,有“汉陵晓烟”之说,有“二十八宿”的故事等等,可谓千秋不衰。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