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庆安禅寺:曲径通幽古寺藏(古都探遗)
庆安禅寺:曲径通幽古寺藏(古都探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19 14:38:3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沧桑古寺山中藏

  位于嵩县大坪乡枣园村的庆安禅寺坐北朝南,寺门正对九顶莲花山主峰,流涧河从寺前流淌而过。从寺外看,庆安禅寺并不起眼。寺门矮小,只有门口立的一座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提醒世人这座寺庙大有来头。

  提到庆安禅寺名字的来历,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据传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女皇武则天游此地,目睹寺容,耳听钟鼓诵经之声,烦躁之意顿消,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武则天醒后,龙心大悦,遂提笔写下“庆安禅寺”四个大字,并命人将御笔圣书制成横匾悬挂于寺门上方,从此庆安禅寺名扬天下。

  庆安禅寺大雄宝殿前明代所立的《重修庆安禅寺碑记》关于建寺年月有具体记载,说庆安禅寺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至公元1294年)。这也是关于庆安禅寺始建年月流传最广的说法。

  如果按照《重修庆安禅寺碑记》记载,庆安禅寺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若按照老百姓的传说,庆安禅寺年岁更久,它历经沧桑,保存至今,异常珍贵。

  结构精巧曾辉煌

  庆安禅寺目前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推开寺院封闭、略显破败的大门,庆安禅寺的面貌一点点清晰起来。

  该寺山门为青砖瓦门楼,门上的油漆早已斑驳脱落,木板也略显老旧。走进寺院,东西两侧为钟楼、鼓楼旧址,迎门为三间天王殿(又叫关爷殿)。关爷殿进深六米,宽约十余米,小小的殿堂里供奉着关公、关平、周仓的塑像。三座塑像均为泥雕彩塑,造型古朴端庄。

  绕过关爷殿,只见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分列正中间和左右两侧。

  大雄宝殿共三间,进深八米,阔十二米。和庆安禅寺其他殿一样,大雄宝殿规模并不大。大殿采用砖木结构,结构精巧,东山墙壁画模糊不清,西山墙壁画已被覆盖。关于大雄宝殿的壁画还有一段传说。据传,西大梁下方的画龙经常到门前流涧河饮水,一日天将降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画龙借机腾空而起,从此不见踪影。人们忙把东大梁下方的彩龙用一颗铁钉钉住,以防此龙效法同伴,乘机而逃,至今铁钉仍在。大雄宝殿殿中佛台高一米,释迦牟尼像高三米,坐于金刚莲花座上。另外,大雄宝殿东侧有观音殿三间,西侧有地藏殿三间。

  庆安禅寺曾非常辉煌。据传,庆安禅寺最辉煌时建筑面积达七千余平方米,建有殿堂、钟楼、鼓楼、禅房、塔林等八十余间,有庙地三百余亩。数百里之内善男信女前来拜佛祈祷,香火鼎盛,遐迩闻名。

  当地老百姓说,庆安禅寺原有钟楼、鼓楼各一座,新中国成立时仅存钟楼一座。楼内有一口大钟,重2000余斤,每逢初一、十五,寺院师傅撞起钟来,方圆十里均可听到。人们把钟声誉为“和谐福音”,可惜该钟在1953年被毁,如今已不可寻了。

  佛音禅韵永流传

  虽然现在的庆安禅寺寺院较小,但收拾得干净、利落,很安静,让人不禁想起一首诗,用它来形容庆安禅寺,最是恰当不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寺院中如今仍有一棵古树,一直忠诚地守候着庆安禅寺。树名叫古娑罗,俗称七叶树,树高三十余米,树干直径一米,须二人合抱,枝叶覆盖大半个寺院,树龄已有750余年,为我省最古老的珍稀树种。

  如今庆安禅寺定期举办佛教活动,香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很是热闹。

(作者:孙小蕊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嵩县民俗风情
下一篇: 汤王庙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