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与升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18 10:14:5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北宋初年,有人弹劾镇守大名府的节度使符彦卿多行不法。宋太祖赵匡胤接到举报,立刻把兵部侍郎王佑叫来,命他代理大名府留心观察符彦卿的动静,仔细调查他的罪状。最后宋太祖又让王佑近前,面授机宜,说:“卿此次前去,若能查出符彦卿不法罪状,朕当与卿王溥职位。”王溥者,当时的宰相也。宋太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你能把符彦卿的罪名坐实,就提拔你当宰相。
话说到这里,皇帝的心思也就昭然若揭。符彦卿原是后周的一员大将,战功卓著,当年的地位不在赵匡胤之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唯有考虑到符彦卿的影响,没敢动。越是不敢动,宋太祖心里越不放心,现在想找个借口把他解决掉,也了却一桩心事。王佑于是带着这样一个重要使命出发了。
到了大名府,王佑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却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侦破符彦卿案。很快,案件的真相便浮出水面。原来符彦卿属下牙校刘思遇等人,仗着符彦卿的权势,打着符彦卿的旗号贪赃枉法、借势敛财,而符彦卿并不知情。证据确凿,王佑下令抓人。
符彦卿得知消息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个朝廷来的钦差一上任,矛头就对准了他,谁都难免要有点联想。就在他忐忑不安的时候,王佑的大堂也开庭了。不过令他十分意外的是,王佑的审判很麻利,也很公平,将两人流放,其他人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事情办完,王佑便打道回府,向宋太祖汇报去了。
不用说,宋太祖赵匡胤的愤怒可想而知。王佑却从容地解释说:“符彦卿并无罪行,我敢以一家人百口性命担保。”接着,他话锋一转,劝谏道:“五代国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杀戮无辜,因此国运不能长久,祈愿陛下引以为戒,国家幸甚!”
此时此刻,再正确的话宋太祖也听不进去。他对王佑不按指示办事余怒未息,当即贬他为华州司马。
王佑被贬职外放地方上班,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还是有不少亲友赶到他的家里为他饯行。几杯酒过后,有知道内情的朋友不无惋惜地说:“唉,自古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倘若王公你稍微活泛些,说不定那宰相之位就是你的了。”
王佑笑了笑,指着院子里已然参天的三棵大槐树,说:“这是我亲手栽下的树,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栽槐树吗?在周代,槐树象征着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槐树上的荆棘则代表着正直的品格。只要王家子孙都能像槐树一样,即使我坐不到三公的位置,我的儿孙必定能够做到,这三棵槐树就是标志。”
王佑的预言果然得到了应验。到了宋真宗年间,他的儿子王旦就登上了宰相的宝座,为相十余年,被喻为“平世之良相”。自此,“三槐堂”便成了王家响当当的堂号,袭承千年之久。
当年苏东坡看到这段历史,写下了著名的《三槐堂铭》。他惭愧地反思说:“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遥望那三棵古槐,他由衷地赞美道:“美哉盛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多么美好啊!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
是啊,面对升官的诱惑,王佑选择了良心,因为在他看来,与光鲜的官位相比,正直的品格更长久。事实上,一个人坚持了品格,就坚持了立身的根本,而这是所有成功的起点。
(作者:清风慕竹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