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宅院是代表
在寨子东北角,我们看到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周学智说,这是刘氏宅院,刘氏原为保长,是村里的富户,因此宅院建得格外讲究。
刘氏宅院前有临街,中有过厅,后有上房,两边是东西厢房。这是苏羊寨中常见的民宅格局,但与众不同的是,在这家宅子临街的外墙房檐下,有专门用青砖隔成的格子。周学智说,这是挂匾的地方,当年刘家这面墙上起码挂有三块匾,由此可见刘家当时的辉煌。
从东南面的大门进入院内,在临街和上房的过厅中间,还有一个土筑的影壁墙,上面覆盖青瓦,中间设有佛龛,供奉土地爷。西厢房中有一口古井,据如今的住户说,古井有30多米深,井水纯净、甘甜,只是近几年修了新井,便不再使用了。
在这个宅子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上房的一座合缝楼。那时宅子建得高,要用顶棚隔成两层,下面住人,上面储物。一般人家的顶棚就是木板,但这户人家的顶棚很讲究:用刨得平整的木板一块一块拼接起来,而且在两块木板连接的缝隙下面再钉一条小木板,保证整个顶棚严丝合缝,不落一点灰尘,因此称之为合缝楼。
古韵遗风今犹存
苏羊寨的建筑多属于民宅,精美程度不能与官宅相提并论,但胜在数量多、规模大,且规划有序。
苏羊寨分为东、西两寨,从南寨门进村,但见村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错落有致。周学智说,这些民宅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虽然没有详细统计过,但粗粗算来也有近百座院子。村中南北道路为主街道,东西道路为小巷,每条小巷的尽头,都有一座小庙,庙中供奉菩萨等神像。
寨内民宅一般坐北朝南,房舍以四合院为主,多为典型的临街——过厅——上房结构。这些建筑地基为条石,外墙为土坯或青砖,内有木架支撑,顶有小瓦覆盖,上有五脊六兽,下有勾檐滴水,风格古朴典雅。很多房屋的两边山墙为料姜山,分成很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都用料姜石填满,起着透气和防雨飘的作用,看起来也很美观。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已经废弃的石马槽、石碾盘等。在周学智的引领下,我们在村西北的一家院子里找到了一个上马石,石材为花岗岩,呈三级台阶状,每级台阶高约25厘米。古代的富户才养得起马,据周学智介绍,村中的很多人家以前都有上马石,可见苏羊寨昔日的繁华。站在村里的南北大道上向小巷望去,黄墙青瓦间,上有青天一线,下有蒿草萋萋,遥想当日情景,真是百味杂陈在心间。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