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荆紫山
荆紫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1 10:13:1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新安县有座荆紫山。

  荆紫山名字的来历不简单。

  话说荆紫山原名金子山,因为这里有金矿。

  有金矿的地方,当地人还不富得流油?

  清朝顺治十五年到新安做知县的佟希圣是这样想的。

  老佟一上任,就四处走访,体察民情,结果发现金子山有名无实,因明末战乱,加上灾害频仍,当地百姓穷得一塌糊涂。

  佟知县是个好官,到朝廷为金子山人请命,请求朝廷减免这里的赋税。

  朝廷不理解:“金子山,金子山,盛产金子的地方,怎么会民不聊生?”

  佟知县机警,赶忙接口道:“你们听错了。那不是金子山,而是荆籽山,老百姓没吃的,没办法,只好上山采荆籽充饥,于是叫这座山‘荆籽山’。外面的人念转了,把它叫成‘金子山’了。”

  朝廷听了半信半疑:“这样吧,我们派人去实地看一下,如果情况属实,就减免那里的赋税。”

  佟知县听了,赶紧回新安,让沿途百姓做好准备。至于如何准备,等会儿您就知道了。

  秋收过后,钦差大臣到“荆籽山”视察,所到之处,老百姓热情招待,招待的吃食,是清一色的红薯稀饭和柿子。他们暗中做了手脚,钦差吃的是生柿子,作陪的人吃的是熟柿子。

  作陪的人一副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跟钦差介绍:“这还是秋天丰收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时连这样的东西都吃不到。”

  吃着难以下咽的涩柿子,听着百姓凄苦的诉说,钦差大臣的心被打动了,他相信“金子山”就是“荆籽山”,这里的人真的穷。

  钦差大臣回京上报:“佟知县所言属实。”

  于是,金子山一带百姓的赋税减免了不少,“金子山”也不得不改成“荆籽山”。不过,这个名字老土,叫着老丢客气,老对不起这座历史名山,于是当地的一帮文人在一起谋划着改名,“金子山”这个名字是不敢恢复了,干脆叫“荆紫山”,春天那漫山遍野盛开的紫色荆花,美丽、典雅,叫这个名字挺文雅、大气的。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张说机智破谜团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