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典故】王弼辩难
【河洛典故】王弼辩难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2/31 15:53:5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魏晋时期,清谈成了一种风尚。清谈不是聊天,而是辩论,内容是玄学,形式类似于下棋:两人一主一宾,主人亮出观点,客人提出质疑,周围还会有人旁听。在众多清谈名士中,曹魏哲学家王弼的一次经历,让清谈的始祖何晏也对他刮目相看,那就是“王弼辩难”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何晏任吏部尚书,地位高且有名望,家里常常坐满了清谈的客人。一次,未及弱冠的王弼前去拜访何晏,何晏听说他有才能,但没有见识过,便整理出自己认为很完美的玄理,对王弼说:“这些道理我认为极深远,你还能提出不同意见吗?”

  王弼没有怯场,当即提出自己的精辟观点,一下子把在座的人讲得哑口无言。这还不算,看到冷场的他,自己既做主人又做宾客,几番自问自答,说的尽是大家清谈时没有谈到的观点。在座的人,除了向王弼投去崇拜的目光,也说不出什么反驳他的话。王弼本来就因年幼善辩而小有名气,经过这一次,大家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了。

  典故“王弼辩难”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后来,地位高的何晏一点儿也没有因为王弼年纪小就轻视他,而是到处赞扬他,称其“后生可畏”。王弼的学说和作品影响深远,后世把他与何晏、夏侯玄共同称为“玄学的奠基人”。

(作者:寇玺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郑州八景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