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士林豪杰柳开
士林豪杰柳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23 8:45:0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柳开是北宋早期的儒将,他一生特立独行、行为乖张,与北宋中期的儒将张亢、刘平等人截然不同,关于他的许多逸事传闻真伪难辨。

        家世显赫 意气风发

        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柳开出生于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一个官宦人家。柳开的家世渊源非同寻常。河东柳氏是中古时代的一个显赫姓氏,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成高门大姓,开始活跃于南北许多地区,也出了不少风云人物。唐朝时京师长安地区,柳氏与韦、杜、薛、裴等家并称显赫门第。后人最熟悉的唐代柳氏人物,有文学家柳宗元和书法家柳公权。柳开为显赫的家族背景而自豪,诗中写道:“皇唐二百八十年,柳氏家门世有贤。出众文章惟子厚(柳宗元),不群书札读公权(柳公权)。”夸耀之情溢于言表。

        柳开自小性格张扬、心高气傲,一心想成为士林豪杰,于是就借老祖宗的光,抬高自己。他本名柳开,字仲涂,却偏偏自称“师孔子而友轲,齐杨雄而肩韩愈”,意思是说他是孔子的学生、孟子的朋友,与杨雄齐名,与韩愈比肩,甚至改名柳肩愈,拿先哲的名头来给自己贴金、镀银、撑门面。他这一炒作,还真唬住了一些人。比如后来历任工部尚书、户部侍郎的赵昌言年轻时就曾经慕柳开之名,千里迢迢从山西赶到河北大名府,目的仅是一睹柳开的风采;又比如后来任史馆修撰、知制诰的范杲,年轻时也以柳开为榜样,把柳开的文章当成范文来学习。

        年轻时的柳开,已经写出不少名篇,一度声名鹊起,与古文家范杲并称“柳、范”。又与梁周翰、高锡、范杲等名士并称“高、梁、柳、范”。对于柳开的文学成就,元人修的《宋史·儒林传》这样评价:宋初,杨亿等仍沿袭唐人声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变古而力弗逮”;自欧阳修出,倡导古文,王安石、苏轼、曾巩继之,“宋文日趋于古矣”。由此可见,柳开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柳开参加科举考试,一试中举,此时他26岁,可谓科场得意。

        当年的柳开意气风发,自负学问深厚、文章无人可比。沈括在《梦溪笔谈》写了一个故事,突出描写他张扬的个性。说的是:柳开应举考试时,相当狂傲。他高调出场,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主考官面前,引得主考官惊异万分,瞠目而视。另一位叫张景的考生,仅携一篇文章拜见考官。主考官对那千轴文字未加关注,倒是读罢短文大加赞赏,结果将张景的名次排在柳开之上。因此,当时人慨叹道:“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大名所在的河朔地区,自中唐以来兵火不熄,强藩悍将打斗不已,故民风颇为剽悍,百姓习武蔚然成风。柳开虽是富家子弟,但受到当地风气熏染,自幼也喜好操弓舞剑,不仅练就一身过人的射箭功夫,而且胆子特别大。后周末年,柳开的父亲柳承乾(最终做到监察御史)任南乐(今河南南乐)县令。某日夜间,突然有强盗闯入家里,大家都惊恐不敢动,才13岁的柳开抽出宝剑就冲了过去。强人只得翻墙逃跑,结果被柳开挥剑劈掉两个脚趾。

        官运顺畅 为人豪爽

        柳开入仕后,官运一路顺畅。他先做了5年多州衙里的司寇参军、录事参军一类幕僚官,协助知州处理文案和刑狱。当年,文教复兴才刚刚起步,官员素质普遍低下,各级衙门充斥着庸官俗吏。因此,柳开稍显才能就受到上司的肯定。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征讨北汉,柳开奉命督运淮南八州的粮草供应军需。战后,柳开升任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又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同时获得监察御史的官衔。几年后,改任河北路的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西)知州,官衔升迁为殿中侍御史。柳开三十七八岁时,已经做过三任州级长官,与同辈文臣相比,毫不逊色。

        柳开从来性格鲜明,不拘小节,好使性子,好出言不逊,但为人豪爽,喜交豪杰,甘为朋友倾囊解难,由此声名在外。早在家乡时,结识了日后贵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赵昌言。那时赵昌言还是一介布衣,出游河北途中听说柳开好周济朋友,便前去拜访。柳开热情接待,引为知己。当时,他的父亲已经过世,家事由叔父主持,看到新交友人囊中羞涩,他就开口向叔父要钱,也许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其叔父拒绝了这一要求。柳开做事从来胆大,眼见无法兑现许出的诺言,当晚就在家中放了一把火。叔父看到侄子如此蛮横,无可奈何地拿出30万钱息事宁人。从此,柳开恣意施舍钱财,再无人敢拦。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主管漕运的江淮发运使胡旦也是自命不凡,好以文章动天下。胡旦自比孔子,作《汉春秋》。书成几日,邀请柳知州赴附近的金山上欣赏。柳开仅瞧了几眼,就拔剑怒骂:你小子竟敢祸乱明教!自古无人能比孔子,你是何人?胆敢冒充圣人!今天要你吃我一剑,以为后世狂妄者教训!说罢,他举剑直指对方,胡旦吓得连忙逃跑,几番差点被锋芒刺中。柳开之所以这样对待胡旦,不过是嫉妒心作怪而已。

        柳开的侠名传开之后,连皇帝也把他标榜为一代豪杰。有位姓钱的供奉官,是归顺本朝的吴越王钱公式的近亲。一天,时任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的柳开到钱家拜访,在书斋见到一幅美人图,画中女子千娇百媚、楚楚动人,便问画中美女是谁。供奉官说是他妹妹。柳开见是主人家的小姐,又如此美丽,立刻喜上眉梢,毫无商量余地地说:“我丧偶多年,正好娶她为继室。”钱某说要等他的父亲入朝回来再议,实际上是委婉地拒绝柳开。柳开恼怒起来,竟然强行将钱家小姐娶到家里。其蛮横程度不亚于《水浒传》中“抢亲”的小霸王周通。

        可怜的钱供奉,慑于柳开的“淫威”,眼睁睁看着年轻貌美的妹妹被柳开“抢亲”,敢怒而不敢言,只好跑到京城,告诉父亲。父亲气得不得了,进宫拜见宋太宗,当面“告御状”。宋太宗听后不但没有龙颜大怒,反而笑着安慰钱父道:“你不认识柳开柳仲涂吗?真乃豪杰之士,你找了一个好女婿啊!我来做媒如何?”天子一言九鼎,钱大官人只好同意,转怒为喜,拜谢而去。

        遭遇贬官 心存不甘

        雍熙二年(985年),在贝州任上不知什么事情,柳开与当地驻军的监军发生了冲突和争吵,因此被贬为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令。这一年他38岁,正是精力旺盛之时,不料官运却遭遇挫折。

        遭遇贬官处分之后,志向远大而自恃才高的柳开哪能就此甘心,便思忖翻身之道。不久机会就来了。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北伐契丹。柳开柳县令随东路大军押运军粮。双方交战之中,懂些兵略的柳开曾向大将米信建议趁敌人请降抓紧进攻,未被采纳,心中郁闷,耿耿于怀。当宋军班师撤回后,柳开直奔京师宫门向天子上书,声言愿效死北疆。宋太宗阅览奏书后,对他遭贬的事表示同情,便下令其官复原职,对其他事情则未予答复。

        翌年五月间,朝廷派柳开出使河北。此时,经历了北伐激烈的战事,他尚武的本性已经无法按捺。于是再次上书皇帝道:为臣蒙受非常的恩典,没什么可以报答朝廷。臣今年刚满40岁,胆力正壮。现在匈奴未灭,愿陛下赐给臣下步骑数千,我愿出生入死,攻取幽蓟,虽战殁沙场,死而无憾。

        这时正是第二次北伐失败后的次年,朝廷上下笼罩在一派恐辽的悲观情绪之下,契丹军队气焰嚣张,出没河朔各地,烧杀抢掠,根本无视朝廷驻军的存在。此时此刻,竟有文臣自愿上前线任职,宋太宗不能不为之感动。于是下诏:凡文臣中有懂武略、善兵器者,愿意改换武职,一律予以鼓励。一时,还真有三位像柳开那样的文官也表示响应,愿意在国难当头下“投笔从戎”。朝廷便将这四位文臣改换为武官,其中柳开由殿中御史转为崇仪使,出任宁边军(今河北博野县以东)长官。

        宋真宗登基后,柳开按例获得升迁,由崇仪使转为如京使(七品衔),改任代州(今山西代县)知州。这一年,他已经51岁。在回朝述职期间,柳开曾向新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希望天子励精图治,宰执大臣恪守原则,边关武备不可松懈,地方衙门务汰冗员,官场浮躁尤当戒除等。遗憾的是,朝廷对他洋洋洒洒的献言,并未加以重视。

        4年后,也就是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柳开死于调任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以东)途中,享年54岁。朝廷按照惯例,赐予其子柳涉三班奉职之衔。其子受到父亲从武的影响,没有走读书科举之路,最终只能凭借父荫,混得一介无品级的低级武官。

        柳开因生前官衔至如京使,故后世称他为柳如京。

        柳开独特的仕官经历和行为,使他远离了大多数文臣,而其过于豪爽甚至暴戾的脾性也受到不少的疑问和指责。他最后死于地方任上,官位仅仅刚够得上中级武官的边沿。而与他先后科举入仕的许多同辈们,在文官的道路上大多一帆风顺,有的已官居执政,有的也具有了封妻荫子的高位。在他们眼里,柳开实在只是一位举止可笑的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官运不佳,乃咎由自取。他的诗句“狂呼饱醉贱今古”(《赠梦英》),道出了他豪放不羁又心存不甘的郁闷心情。

        纵览柳开人生轨迹,令人百感交集。他虽然在学问上富有创新,但在行为上却有着许多旧时代的习气。故后人评价他“行不如文”。最终,他留给后世的遗产,不是微不足道的军功事迹,而是名噪天下的文学作品。门人编其诗文,成《河东集》十五卷,传世至今,仍为佳作。
(作者:李树友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