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开启了我国的世袭制王朝新时代,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多年的夏都老丘时代,夏文化的发展度过了长时期的繁荣兴盛阶段,因而夏文化与开封有着密切的关系。夏文化遗存是开封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开封要在保护开发夏文化遗存的同时,认真做好夏文化的宣传与展示,尽早建设“夏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人们对夏朝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为开封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
2000年,我国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确认自公元前2070年开始,中国进入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时期。夏朝历经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芬、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等14世17王,至公元前1600年被商朝取代,时间长达470年之久。夏朝开启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对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
夏王朝的建立,促使中原统一的部落共同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家机构的设置渐趋完善。随着夏朝统治区域的扩大,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农耕文明的进步促使其政权中心由山地向平原地带转移。大禹治水,变水害为水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原农业的发展。伴随着农业的进步,烧制陶器、凿磨石器、铸造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手工行业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夏代的文化有了明显提高,从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夏初时的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图技术。从现存的《仓颉书》、《岣嵝碑文》和《夏篆》来看,夏朝已经使用文字。
夏文化体系完整。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当时的条件下,世袭相比禅让是一种含有进步意义的新制度,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的进步,是政治文明向前发展的标志。夏朝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农耕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夏朝的统治中心由山区向平原地带转移,适应了农耕发展的需要。而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进步相辅相成,由手工业改进、制造的生产生活工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推进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发展既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又对政治经济产生了促进作用。
就夏文化的整体来讲,其内涵十分丰富。只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太少,相关的考古发现也不多,导致对夏文化的认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相信随着考古技术的提高和成果的增加,夏文化的内容一定会日益丰富,对夏文化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总之,夏文化是华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政权中心(都城)对推进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夏朝初期,政权不稳,国都频繁迁徙,几乎是每王一都。“少康复国”之后,政权渐趋稳固。而当农耕经济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社会步入农耕文明之后,将都城移至平原地带就成为必然。随着夏王朝统治区域的向东扩张,位于老丘(开封)一带的地理优势日益显现。所以,夏朝第七任王杼决意迁都,“五年,至原迁于老丘”。杼是一位难得的英君,先是在其父少康领导的复国斗争中,为了消灭篡夺夏朝政权的寒浞势力,参与发起了多起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消灭了寒浞,恢复了夏朝政权。他继承王位之后,为了征讨叛夏的东夷部落、扩大夏的统治范围,遂定都老丘。帝杼的东征取得了节节胜利,使夏的统治区域迅速扩大,国力迅速提升。帝杼之后的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五王,继承了帝杼的遗愿,进一步巩固扩大夏朝的势力范围,将王朝一步步推向鼎盛。老丘时代200多年,几乎占了夏朝的近一半时间。帝杼是老丘时代的开创者,因而在夏朝的历代君主中,只有他有资格享受“向神灵敬献人牲”这样的祭奠礼,表明了他在夏朝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老丘时代囊括了夏朝的兴盛繁荣阶段。可以说,夏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成就,大部分是在老丘时代取得的。
夏都老丘的地理位置,据多种古文献记载,“在开封府陈留县北40里,有老丘城”。今人考证在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一带,属开封东部城区。老丘与开封地脉相连、文脉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权衡夏朝先后定都的10个都城,我们认为,做过200多年夏都的开封,最有资格、有理由高举夏文化大旗,在文化发展中打响夏文化牌。
二
从现今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获得的考古成果来看,开封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夏文化遗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与开封博物馆考古部以及杞县文物管理所合作,在开封所属的杞县境内,发掘出段岗、鹿台岗、朱岗三处夏文化遗址,皆发现有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通过对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及陶质、陶色、纹饰等仔细观察分析,与相关文献记载的“夏都老丘时代”是基本吻合的。
对夏朝最重要国都老丘的探寻,开封市文物部门同样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努力。1998年春季,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连霍高速开封段建设工程的文物勘探中,在开封城曹门向东20公里处,即国都里村北1.5公里的刘京寨村,曾探至一处分布范围较广的文化层堆积,部分探孔在距地表约12米的深度,出土有显具夏、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残碎绳纹陶片等物。2013年9月,在刘京寨村的西部和北部,北距连霍高速公路360米~400米的区域,再次探到与1998年勘探近同的文化堆积层。该堆积层距地表深10.5米~12.8米不等,土质为青灰色沙质土,包含大量的灰色绳纹陶片和颗粒状的砖瓦块等物。
这些考古成果告诉我们,曾经是夏朝政权中心的开封,地下深埋着丰富的夏文化遗存。我们期待着更有价值的考古新发现。对于开封夏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已发现的文化遗存而言,其价值不言而喻,弥足珍贵,我们理应认真地加以保护。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夏都老丘的价值和意义。它是历史留给开封的珍贵遗产。夏朝先后建立过10座都城,至今虽然部分都城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已得到确认,但它们的为都时间最长不超过50年。据此我们分析,帝杼定都的老丘要比已探明的都城大得多。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存在着都城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老丘为都时间几乎等于其他夏都时间的总和,在200余年里,当朝者不可能不去建设一座巨大的都城。
从已经发现的郑州商城推测,老丘同样应有巨大的城市规模。根据考古发掘,郑州商城遗址坐落在郑州管城区,外城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呈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郑州商城是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属商代早中期都城,所处时间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夏都老丘成为废都与郑州商城的初建,仅有百年之隔。前者是夏朝兴盛时期建设的最重要都城,后者是商朝前期建设的最重要都城。就为都时间而言,前者作为国都200多年,后者作为国都仅有百余年。所以无论如何,夏都老丘都不会小于已探明的郑州商城的规模。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夏都老丘的城市规模不会小于郑州商城的25平方千米。按照已发现的夏朝都城的建筑设计,可以肯定地说,老丘是一座庞大而坚固的城池,建设有两重到三重城墙,外加护城河作为防御体系。城内建有宫城及大型宫殿式建筑,并拥有大片的居民区以及制陶、制铜、制骨、制玉、纺织等多个手工作坊区。老丘在当时是一座雄踞中原的世界大都会。
公元前1680年,老丘失去了都城地位。80年后,夏朝被商朝取代。在漫长的时间里,老丘(开封)一带历经河流尤其是黄河的多次淹淤,其城址只能无奈地沉眠于开封市区东部地下,距今天的地面10米左右。相信随着遥感技术等探测手段的提高,老丘城的发现及其勘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期待着早日看到这座有着巨大价值的历史遗存的真面目。
三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字记载和考古成果,加之时间久远,颇具影响的夏文化没能引起当代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年,配合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公布,学术界明显加强了对夏文化的研究,从而唤醒了人们对早期中华文明的遐想。与此相呼应,开封市的相关学术研究人员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并获得累累硕果。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封被权威部门确认为重要的夏都,由“七朝古都”提升为“八朝古都”。
夏文化对开封来讲,既是历史的荣耀,也是不可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加强对夏文化的研究,尽早成立相应组织,凝聚相关研究力量,定期召开研讨会,不断拿出新的成果。要加大对夏都老丘的考古勘探力度,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求得新的考古成果 ,获取更多的夏文化资源。要利用多种手段搞好宣传,提高人们对夏文化的认识。要通过夏文化的深入挖掘,尤其是深挖与开封有着密切关系的老丘文化,来丰富开封历史文化的整体内涵,提高自身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素材。
当前,开封正在实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宏伟战略,而发展文化旅游需要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作支撑。夏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将夏文化视为开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夏文化意义的认识。2011年,国务院已经明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我们要大力宣传开封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从而提升开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核心地位的分量。
发展夏文化,挖掘夏文化资源,与开封正在大力开发的大宋文化并不矛盾。开封是举世闻名的宋都,大宋文化对开封来讲无疑是最重要的。由于距今时间较近,文献记载丰富,文物遗存较多,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我们怎样重视宋文化都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夏朝老丘为都200多年,长于北宋东京的168年,开封也是名副其实的夏都。夏文化是开封宝贵的历史遗产,同样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将两大文化并列起来看待,在充分重视大宋文化的同时,给予夏文化一定程度的关注。
四
根据目前全国已经取得的夏文化研究成果,考虑到人们对加强夏朝历史了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认为,建立夏文化展示平台的条件已经成熟。鉴于古都开封与夏文化的密切关系,建立“夏文化主题公园”的历史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开封的肩上。
在开封建设“夏文化主题公园”有充分理由。一是历史上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为国时间久远,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值得弘扬宣传。二是开封是先夏时期部族政权的中心区域,数度作为“中央之国”的核心。作为夏朝重要国都有200多年之久,其重要地位无可替代。三是夏都老丘是开封“八朝古都”中的首个古都, 2013年才得到权威部门确认,迫切需要通过相关内容的展示提高人们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四是开封正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作为后盾,通过对夏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增添开封的文化旅游元素,提升文化旅游内涵。
“夏文化主题公园”需要展示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应展示夏朝的完整历史,包括历任帝王事迹、农业农耕技术、手工业制造(制陶、石器、青铜器、骨器)、大的战役、武器制造和应用、城市建筑、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仓颉造字、岣嵝文)等。其中更要详细展示在老丘建朝立都的六任夏王的事迹。其次要展示大的历史事件,如王位禅让、世袭制建立、大禹治水、太康失国、羿寒篡夏、少康复国、帝杼伐夷、九御来朝、孔甲乱朝、夏桀暴政、鸣条之战、夏亡商兴等。有些包含历史内涵的传说故事也应展示,比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展示的形式应多样化,人物、场景和文字相结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手法,给参观人员以逼真感受。“夏文化主题公园”要有特色绿化,不但要有水面,还要有亭台楼榭等。此外,“夏文化主题公园”还可以融入休闲娱乐等旅游元素,最大限度地获得游客的认可。
“夏文化主题公园”应选址开封东郊,位置较为接近老丘遗址。目前,开封东郊及祥符区(古陈留县)旅游景区(点)不多,是全市旅游的薄弱环节。然而,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分布较广。今祥符区杜良乡的马尾村,有汉高祖刘邦生母的墓地;原开联厂的地下,有受到世界“三槐堂”王姓尊崇的北宋著名宰相王旦之墓等。所以,将“夏文化主题公园”建在市区东部,对于下一步开发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可以带一个好头。相信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展示,开封与夏文化的关系将逐步深入人心,开封夏文化的现代价值将逐步得以体现。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