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街忆旧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9/2 9:15:0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听说马道街正在进行街景整治,拆除沿街商铺门头,重塑“民国”建筑风格,对马道街感情深厚的我赶紧抽时间到马道街看一看。
马道街并不长,南北走向,是我市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其繁华程度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我在马道街徜徉,看到商铺门头拆除后露出的老建筑“庐山真面目”,不禁勾起我对马道街的记忆。
自打小时候第一次走进马道街,我就对其街名产生好奇。这条商业街并不宽,为什么叫马道街呢?又怎样和“马”或“马道”相联系呢?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听“老开封”讲,北宋时期,马道街是大相国寺的一部分。明代周王建藩开封后,经常到大相国寺拜佛听经,随同前来的马队就在大相国寺东门外一带遛马等候,此处还建有马厩,这很可能就是该街名的最早起因。到了清代光绪年间,该街成为名副其实的马道街,最多的时候有10多家骡马车行。陕甘马帮商贩在此贩马,大多住在鹁鸽市善义堂(后改为清真寺)附近。此处因在大相国寺之东,人们称之为“寺东山”。“寺东山”成了试骑大道,故而得名马道街。还有一种说法,明代时,因该街内驻有防卫快班(马队)而得名马道街。马道街真正成为商业中心,是清朝末年的事。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马道街印象深刻。从该街南口进去,一路向北,路东有佛达商厦、五一服装厂、五金化工商店、大梁自选商场(我市最早的超市)、科技仪器仪表门市部(专卖高档照相机等)、国际服装店、义丰厚布庄、新世界理发厅、第一人民百货大楼等。从街北口折返,路西最北端是一家建筑呈弧形、上下两层楼和寺后街联通的百货商店,然后是果品行、交通商店(卖自行车等)、文物商店(位于大相国寺东大门)、青年理发店(后改为稻香居锅贴店)、药店、土产商店、永红商店、友谊商店、手工业品大楼等……最南端是有名的马道街甜食店。
马道街是近现代开封最繁华的商业街,商品丰富、品种齐全,有着良好的购物环境。尤其大多数是国营商店,信誉好。因此,星期天逛马道街,成为开封市民休闲的必选之地。我家离马道街不远,有事没事到马道街逛逛成为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青少年时代,我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都跟马道街有关。曾记得,我的第一台矿石收音机的线圈、二极管等元件是从马道街五金化工商店购买的;我的第一件西服是在国际服装店做的;我第一次半夜敲开马道街药店的门为母亲买止疼片;我曾在结婚前一天下午到永红商店,花3元多非常奢侈并且浪漫地第一次购买了一对花瓶(至今我还珍藏着其中的一只,玻璃做的,马蒂莲造型,晶莹剔透);我曾托关系用外汇券在专门供外国人和华侨购物的友谊商店,买回我家第一台原装进口彩色电视机,当时不知令多少人羡慕嫉妒恨,而且一直用了20多年也不舍得扔掉;我曾为了解馋,在马道街甜食店,用9分钱、1两粮票买了3个水煮元宵大饱口福。我曾经是马道街地摊的常客,卖狗皮膏药、耍把戏说书的,往往聚集在马道街两头,非常热闹,也非常有味道。
当年,我多么向往能够到新世界理发厅理一次发。遗憾的是,因囊中羞涩,一直到新世界理发厅倒闭也没有理成;我曾无数次从文物商店门口经过,总想进去看一看,但因为里边的气氛太神秘而没有勇气走进去;我多么羡慕那些在永红商店里烤火、闲聊的老头,他们是那样悠闲自得。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当年,不仅物质匮乏,人的精神生活也很匮乏,可看的东西不多。因此,到马道街看商店的橱窗设计成为我的最爱,成为我学生时代的保留节目。马道街最美的地方是五光十色的橱窗。每当华灯初放,琳琅满目的橱窗灯相继亮了起来。里边商品摆放的造型,无论是自行车、老虎钳等交通、五金工具,还是毛巾、被单等纺织用品;无论是雪花膏等化妆品,还是脸盆、水瓶、痰盂等日用品,经过美工的精心设计,都变得非常养眼,吸引许多人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如果当时时兴打分的话,橱窗设计最高分的获得者非第一人民百货大楼的美工莫属。这位美工设计的橱窗,不是把商品随意摆放,而是赋予普通商品以灵气、以主题、以美学。这位美工是谁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来也巧,后来,我在代课期间,与我同一个年级段的一位老师无意间告诉我,第一人民百货大楼那位美工是她的爱人,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前身)美术科班出身。说这话过了没有多久,他的爱人就被调到河南大学教美术去了。
橱窗设计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展示商品,而且能够给顾客带来美感,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马道街忆旧,想的是已成为昨天的故事。在幸福而甜蜜的回忆中,我在畅想,改造后的马道街,如果那些设计美观、文化气息浓厚的橱窗能够归来,那马道街的商业色彩将会更浓、名气将会更大。
(作者:李树友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