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代表一户人家的脸面,表明这家人的贫富和地位,因此,人们对大门的建造非常讲究。它又是这个家庭与外界隔绝、进出的通道。大门有大小之分,富裕人家的大门是鹤脊门楼、八字粉墙,气派得很!小一些的大门用砖砌成圆圈,两扇扫地大门,加上门环了事。
大门多设置在左侧。过道在三间头(指洛阳二进、三进四合院的宽度)的宅子里多占一间宽。大门都往里缩(谐音“爽”),在距外墙面1.5米处,门外留出4.5平方米的空间,这样能给人一种纵深莫测之感。这片小天地,也是乞丐冬夜栖身之地。
大门门轴放在石门墩上,门墩考究一点儿的,门外设圆形石鼓,墩子的正、侧面有雕花,中间留槽,内插门槛,高约1尺。大门内设插穿儿(门闩),插穿儿一般有两个。木工在其中一个插穿儿上设置机关,外人不知其窍门,是万万打不开大门的。
大门门脸是黑色的,在一定高度左右对称的位置上钉上门钹。门钹为圆形或六角形,用铜或铁制成,很像草帽,也像古乐器中之铜钹,中间凸起,上吊门环。家人外出只需拉门环,便能把门扣得严严实实。外来客人,则轻叩门环三下,提醒主人前来开门。
孩子在家哭闹,当妈的便叫当爹的抱着孩子到街上遛遛,走出大门,顺手拍拍门环,孩子不哭了,万万没想到门环还有这一功能。想起京剧《白毛女》,杨白劳寒冬腊月出门躲债,年三十晚上买了两张门神和一根红头绳风雪夜归,唱的那一句“轻叩门环,你快开门哟”,听起来真令人心酸。
春节在大门上贴春联,是中国传统习俗。大年三十,把大门刷洗干净,管家拿着糨糊、刷子、春联等站在大门外,招呼徒弟或子弟把鲜红的对联规规矩矩地贴上,口中念着春联:“春从何处来,共沐雨风润色。花由今日发,欣看桃李成荫。”
门楣上写的“三槐世第”。迎门墙上还得贴上一个“福”字,下坠单条“出门见喜,大吉大利”。贴完了,细瞧瞧乌黑的大门上新贴的镶着金箔边的春联,焕然一新,此情此景令人喜出望外,拍拍身上的浮灰,高高兴兴关上大门进屋去。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