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杨家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20 10:31: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杨家将的故事不但被说话艺人演绎,还被改成了戏曲。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在金院本的名目中就有《打王枢密》的剧目,内容描述的是杨家与王枢密之间的争斗。
到了元代,杂剧兴起,杨家将的故事在杂剧中也有所表现。清代李玉编的《北词广正谱·仙吕》曾引用过《青哥儿》中的两句唱词,题曰“关汉卿《孟良盗骨》剧”。可知关汉卿也曾经写过有关杨家将的剧本,可惜未能流传下来。但元杂剧作家朱凯写过《昊天塔孟良盗骨》,至今尚存;王仲元有《杨六郎私下三关》,已经失传。再往后,就是元明间一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杂剧作家的作品,如《八大王开诏救忠臣》《黄眉翁赐福上寿》《焦光赞活拿萧天佑》《杨六郎调兵破天阵》《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其中《黄眉翁赐福上寿》一剧,演的是佘太君寿诞时,黄眉翁拿来仙酒仙桃,为佘太君祝寿,实际上是应景之作。其余的作品,一是写杨家将与辽国的争斗,如《孟良盗骨》《昊天塔孟良盗骨》《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光赞活拿萧天佑》;二是写杨家将在朝内与奸臣的斗争,如《打王枢密》《杨六郎私下三关》《八大王开诏救忠臣》《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当然,这只不过是大致的区分,其中的内容也有互相掺杂的。
《宋史》等史书中对杨业等人的记载,主要是他们抵抗契丹的战功,所谓的奸臣迫害,并没有多少具体的故事。然而,《宋史》中确实有“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这样的话,而杨业陈家谷兵败致死,也确实与同僚救援不力有很大关系。这样,杨家将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臣迫害,故事更紧张,也更有戏剧性。同时,也使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悲壮。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有些人物是史有其人,有些人却是完全虚构的,如焦赞、孟良。还有一些人,在历史上可能有其人,但正史上无记载,比如佘太君。还有一些故事情节则属于对历史事实的改造。如杨业之死一事,据《宋史》载,当时潘美是主帅,杨业是副帅,王为参军。陈家谷之战,答应接应杨业,最后却未救者是王;而潘美作为指挥者,对当时的战争情况不一定非常了解,王的所作所为,更不是潘美指使。
(作者:赵国栋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