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老洛阳话】也说“信球”
【老洛阳话】也说“信球”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8/19 9:04:0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信球”是洛阳人常说的一个詈辞,是说某人脑子不够使,不明事理,不按常理出牌。单就“信球”两个字来说,“球”字的写法有些争议,比如可以写成更加粗俗的“毬”字——方言中不是有很多以此为后缀的骂人话吗?人们对“信”字却少有异议。那么,“信”字从何而来?
 某篇文章曾提到过一个传说,与“信球”一词的来历有关。说是元末农民起义后,赤地千里,只有山西侥幸避过战乱,人口众多。于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决定从山西向河南、安徽等地移民,但人们抵死不从。朱元璋便在某天突然宣布:不愿移民的人到大槐树下集合。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去集合,却被官兵不由分说强行押往迁徙地。从此,故乡成了遥远的牵挂,而相信朱元璋的话成了他们唯一的错。因此,他们自嘲是“信球”,怪自己轻信了别人的话。据说这个词不仅河南人说,安徽、湖北等地的人也说。
 还有人考证出“信球”应该写成“衅鞧”,意思是“血祭牲口屁股后的皮带”。对此,我不敢苟同。“信”在洛阳话中本来就有笨蛋的意思,比如,做了傻事儿,会骂自己一句“我真信”,“球”字只是后缀罢了。那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好:怀疑归怀疑,由“信球”这个故事传递出来的信任危机却是令人深思的。





(作者:姚智清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诗鬼洛岸悲铜驼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