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诗画河洛】花满洛阳城
【诗画河洛】花满洛阳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3 17:11:0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崔湜(shí)《酬杜麟台春思》 紫蕊丛开未到家, 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李益《牡丹》  
 崔湜在诗中提到的上林苑,是隋唐时期洛阳城里的大型皇家园林,即隋代的会通苑,唐代的东都苑或上林苑、神都苑。园林因位于宫城之西,又名“西苑”,今日涧西区西苑路即得名于此。在《酬杜麟台春思》中,诗人崔湜以女子的口吻,写了花开之时女子的相思之情,她夜里盖着被子凝神苦思,早上对着带有龙纹的铜镜脉脉含情,忆到梦中的情景时已是残灯将灭,思念使其神魂颠倒。
 牡丹一年一绽放,人与花一年一相逢。一定是牡丹的清香使这名女子沉醉其中,女子所思的正是盛开的牡丹。同样,李益在《牡丹》一诗里为我们留下了1000多年前“紫蕊丛开”、游人如织的画面。李益因为求取功名,牡丹花开之时还没有回家。
 唐朝惯例,进士考试揭榜后,皇帝将宴请新进士,新进士都要戴花,戴花遂成了考取功名的象征。“满眼空中别有花”,李益将牡丹与功名之花相提并论,别有深意。崔湜是唐朝宰相,晚于崔湜的李益仕途坎坷,曾弃官漫游燕赵一带。有得必有失,位高权重的崔湜因陷入政治斗争而被赐死,时年43岁。李益享年80余岁,是唐代长寿诗人之一。
 崔湜以女子口吻写女子在牡丹花开之时的动情之举,比较感性。李益在牡丹花开而自己未能回到洛阳时,大度地描写游客尽赏繁华的景象。究其原因,应是处世态度问题。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三月三煮鸡蛋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