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洛阳诸县县令】魏元忠:从洛阳令到大唐名相
【洛阳诸县县令】魏元忠:从洛阳令到大唐名相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5/27 16:15:4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帝王将相在此纷纷亮相,京城的辉煌遮蔽了洛阳县的称谓,使其县名不彰。与位高权重的帝王将相相比,洛阳县县令大多默默无闻。洛阳县之外的新安县、永宁县(今洛宁县)等县县令同样鲜为人知。魏元忠历仕唐高宗、女皇武则天、唐中宗等朝,历经宦海沉浮,在担任洛阳令之后,两次升任宰相。他为官公正廉洁,被视为唐之重臣,“一时名宰”,“时称国良”。
    洛阳上封事
    魏元忠很有个性,也很有才气,曾因年少轻狂,从政很多年也未能升迁。后来,吐蕃进犯给了他升官的机会,他展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唐高宗仪凤年间,吐蕃多次侵扰边塞。魏元忠于是向朝廷上书,言“命将用兵”之得失,被唐高宗授予秘书省正字(掌管校勘典籍之事),可以说魏元忠是以军事起家的。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五月,吐蕃入侵扶州临河镇(今四川九寨沟一带),擒获镇守将领杜孝升;九月,中书令洮河道大总管李敬玄领兵18万与吐蕃大战于青海,唐军大败,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刘审礼被吐蕃俘虏。这对朝廷震动很大,整个朝廷“深以吐蕃为忧”。唐高宗就此专门召集大臣讨论防御吐蕃之策。大臣们“或欲和亲以息民;或欲严设守备,俟公私富实而讨之;或欲亟发兵击之”。因意见分歧,此事“议竟不决”。在此情况下,魏元忠前往东都洛阳,向高宗上封事(密封的奏章),纵论朝廷选将用兵之要略,指出朝廷要不拘一格,遍访群贤,更要赏罚分明,激励官兵。 魏元忠的封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切中时弊,因此高宗览后“甚叹异之”,认为魏元忠是个人才,就授予其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不久又升其为监察御史。洛阳可谓魏元忠的福地,他从此走进唐高宗的视野,一块金子开始发光。
    平定扬州有功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历史进入了武则天时代。此后,唐中宗李显即位,他是高宗和武则天的三子。唐中宗在位没几天,就被武则天废黜了。这给徐敬业起兵提供了借口,唐高宗去世第二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打出了匡扶唐中宗复位的旗号,声讨武则天。武则天派李孝逸督军讨伐,让魏元忠监理军事。然而唐军出师不利,先是李孝逸的大军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挫败,接着徐敬业又攻陷润州(今江苏镇江),回兵抗击李孝逸。李孝逸很害怕,于是按兵不动。看到这种情况,魏元忠很着急,他劝告李孝逸:“天下的安危就靠这一次决战,国人都在等着诛杀叛逆的好消息,现在大军停而不前,会让世人失望的。万一朝廷派另外的将领来代替您,您将用何言辞来开脱自己带兵不前的罪过呢?最好是迅速进兵,以立大功,不然,灾祸就要临头了。李孝逸是个明白人,听了魏元忠的忠告,他率领军队讨伐叛军,最终取得胜利。凯旋后,魏元忠因功升任司刑正,后升任洛阳令。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