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老洛阳话】 吃着横儿(杏)品着台儿(桃)说着洛阳话
【老洛阳话】 吃着横儿(杏)品着台儿(桃)说着洛阳话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5/22 18:10:3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洛阳人对花的命名有些霸道,比如把青苔叫绿木棱儿,月季花叫朋菊,房瓦上红红黄黄的洋瓦松叫朝阳花,长得像蝴蝶的三色堇叫蝴蝶花,长得像喇叭的牵牛花便叫喇叭花。记得小时候,见到喇叭花,大人便会警告我,因为它还叫打碗花,碰到了会打破碗。
    还有桃、李、杏,洛阳话说出来也大不相同。先说果实,“桃”一定要带儿化音,发成类似于“台儿”的音才好,杏要念“横儿”才地道,至于李子,洛阳人从来都说成“灰子”。再就是那些花,结果实的叫花,只开花不结果的叫谎花,一如对人品的评价。
    小时候,每家屋前总会有几棵烧汤花,花朵很小,开起来很旺盛。白天花朵缩在一起,下午五六点才齐齐开放,就好像提醒你该烧汤做晚饭了。这花不用种,头年的种子落地,第二年会自己长出来,不算名贵。烧汤花的学名叫紫茉莉,据说原产地在非洲。
    《诗经》里描写了很多美丽的植物,后来我才一一对上号。“蒹葭”原来就是芦苇,“芣苡”是车前草,“薇”是野豌豆,“颜如舜华”的“舜”竟是绚丽的木槿花。
    有时候很奇怪,《诗经》里充满诗意的植物,一到洛阳话里便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比如“采葑采菲”何其雅,这“葑”竟是咱们洛阳话里的蔓菁,切成小块可以熬粥。再比如“谖草(萱草)”,朱熹注“谖草,令人忘忧”,所以萱草也叫忘忧草,白居易也说“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另外,萱草也是中国古代的母亲花,孟郊诗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么美丽的花儿,在洛阳人嘴里却成了黄花菜,不管新鲜的也好,晒干的也罢,黄花菜直接拿来或凉拌或热炒,成了佐酒的小菜。





(作者:姚智清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谁说女子不如男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