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旧话】阴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3/13 8:58:1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春节过后,我上街发现两个店家张贴在门面上的告示:正月十六上班。看了这两张告示,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传统风俗的力量。在南关老街上,对于时间的称呼也是如此。过了腊八,就有老年人开始用阴历来计时:今儿腊月十五了,再有一个礼拜就该祭灶了。过了小年二十三,连年轻人也改口了,阳历彻底“退位”。春节假期更是如此,这种叫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过了正月十六,阳历“归位”,人们相见,说到日子,就是公元纪年的几月几日了。
老街上有不少风俗民谚,也和阴历有关。比如给老人做寿,都是按阴历来算的。家里添丁进口,要请人算八字,起名字、结婚都要用的。有些人家,老辈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都在一个红纸订的本子上记着,有意思的是那时不兴订书机,得自己搓根绳穿在本子上。
八字的推算,要按阴历。说到八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在旧时代,这是很重要的。八字,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排列,共八个字。老街婚俗中有合八字的程序,八字不合,是不能婚配的。当然这是迷信。
可在老街上,小两口老“搁气”,甚至闹离婚,就会有大娘、婶子说闲话:怪不得哩,八字不合。其实真的去找原因,会有一大把,与八字不合没半毛钱关系。庙会在旧时是很兴盛的,它以阴历为准,比如影响较大的关林会(每月逢三有会)与谷水会(每月逢四有会),现在仍看得到。
民谚中也多用阴历记事,如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倭瓜葫芦齐发尖”“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这些年,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新引起政府的重视,作为国人正式假日,到了这时节,就必然要回到阴历的时间表上。
(作者:沙草 责任编辑:明媚)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