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忧就是09年经济走弱对可选消费需求造成抑制。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初步分析认为,经济走弱对我国旅游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个人旅游消费支出略有下降,但出游率仍将保持上升势头。总体来说,09年旅游业机遇大于风险。
从个人旅游消费支出可能出现“节省化”势头来看,景区最不易受冲击。09年旅游行业的投资策略就是重点关注区位优势明显的景区龙头企业和后奥运受益个股。
投资要点
近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出游率的上升,观光游特征明显。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城乡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支出却并没有出现同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率的迅速上升是国内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忧在于09年经济走弱对旅游消费需求造成抑制,我们认为不尽然。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个人旅游消费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6%和5.4%,全球平均水平在10%以上。即使在较为悲观的经济预期之下,人们缩不缩减旅游支出对自身财富储蓄的意义并不大。旅游消费作为增广见闻、扩大社交圈、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的发展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不应过分夸大旅游消费的可选性必然伴随较大需求弹性。发达国家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衰退之时,人们可以通过长途变短、节省交通、住宿、餐饮等标准、调整出游次数来保证自己的旅游需求。
08年“十一”黄金周也表明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非常旺盛,全国出游率的上升依旧可以保证行业收入的快速增长。07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为每人每年1.2次,属较低水平。我们认为09年经济下行对国内游客来讲更可能影响的是个人消费支出,而非出游率,但出游率的回升足以抵消个人消费支出可能出现的下降影响。
初步预计0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5%-18%,高于08年10%-15%的预期水平。09年存在的利好因素包括:突发事件多于08年概率极低、奥运广告效应将从09年得到体现、公费支出预算缩减5%的规定09年取消、逐渐适应新的休假制度、扶持旅游业扩大内需正当其时。
旅游“节省化”、受冲击顺序:景区<酒店<旅行社。景区资源垄断性强,可替代性差;高星级酒店需求将受抑制,经济型酒店更受追捧;传统旅行社毫无资源优势,处境更加艰难,在线服务商和商务会奖旅游值得看好。
重点关注区位优势明显的景区龙头企业和后奥运受益个股。“长假变短、长途变短”趋势下,具有品牌优势、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景区类龙头企业业绩相对有保障、具备较好的防御性。后奥运时代,东道国入境游和会展商务旅游将迎来发展机遇期。我们重点推荐的品种是黄山旅游、桂林旅游、中青旅。
1、旅游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形态是以一国居民消费升级为基础的。而消费升级来自于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的国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旅游行业发展的国际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呈现观光(人均GDP1000美元)——休闲(人均GDP2000美元)——度假(人均GDP3000美元)渐次升级的模式。此外,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状况看还存在另一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国内旅游开始发展并较快形成规模;人均GDP到3000美元,就会出现周边国家游热潮;达到5000美元,就会更多地进行环球游。总而言之,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就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演进来看,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99年推出“黄金周”制度以后,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2、我国目前旅游业整体仍处于观光游阶段
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60美元。从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的历史新阶段。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占人口比例约40%的东部地区其GDP总值占到了全国的60%左右,而占人口比例约60%的中西部地区其GDP总值仅占到全国的40%左右。分区域计算的话,广大中西部地区仍处于观光游阶段,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当然东部沿海地区许多城市已达3000美元甚至5000美元以上,这些地区的休闲游已经逐渐兴起并渐成规模,开始引领行业供给方向。
我们以1999-2007年国内旅游市场作为样本进行研究。1999-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从2831.9亿元增长到07年的7770.6亿元,增长1.7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5%。再看期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情况。1999-2007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854元增长到07年的13786元,增长1.3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210年增长到07年的4140元,增长0.87倍(以上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都不及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国内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呢?是城乡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支出迅速增加还是国内出游率的迅速增加呢?
我们来看1999-2007年的相关数据。1999-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从1748亿元增长到07年的5550亿元,增长2.18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从1084亿元增长到07年的2220亿元,增长1.05倍。
全国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从1999年的394元增长到2007年的483元,增长0.23倍;我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从1999年的615元增长到2007年的907元,增长0.47倍;我国农村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从1999年的250元降到了2007年的223元,不升反降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当然这里面也可能存在农村旅游人数统计口径的问题(以上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国内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并不主要来自于个人旅游消费支出的快速增加。
总结一下上面的分析结论:
1、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增长总体上是由居民出游率拉动的,这是观光游阶段的特征:旅游广度化,但个人旅游消费支出增长较为缓慢,即深度化不够;
2、农村居民的观光游特征尤其明显,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的增长基本是由出游率的上升拉动的;
3、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的增长是由城镇居民出游率上升和个人旅游消费支出增长共同拉动,虽然居民出游率更占主导,但个人旅游消费支出已显示出更大的拉升潜力,这说明城镇居民已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阶段发展;
4、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为农村旅游人数统计口径可能跟城市旅游人数统计口径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将一些探亲访友等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形式统计在内,造成农村出游率大于城镇出游率,还使得农村居民的个人旅游消费增长出现停滞假象。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