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封有这样一种说法:“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地都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在古告成县,即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这“地之胆”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作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配套工程的“地胆石公园”月底即将完工,游客到此可一览“地之胆”真容。
相传,西周成王四年(约公元前1060年),周公姬旦用土圭之法,在阳城(今告成镇周公庙)测土深,正日影,求得地中,建“周公测景台”,自此,告成被认为是天地的中心。所以,告成自古就有“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之说。
从原登封县文物保管所名誉所长、副研究员宫熙在此石未毁前拍摄的照片上看,“地之胆”是一块外形酷似胆囊的石头,人称“地胆石”,高约1.4米,长约2.8米,宽约1.2米,重15吨左右,呈赭红色,椭圆形,顶部呈凹状,中间有一条约6寸长的石缝,内有一枚铜钱谁也拿不出来。原来放在观星台景区内“周公测景台”西南约300米、告成原北寨门之外,文革时期被毁,至今一直未曾复原。
为筹建此公园,登封历时一个多月,在嵩山北部九龙潭附近找了一块与此原“地胆石”形状相仿的石头,其高约1.8米,长约3.5米,宽约2.1米,重50吨左右。
目前,新“地胆石”已安放到位,正在做细化处理,力争早日展现“天心地胆”曾经的容颜。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