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许昌市在春秋园林广场举办以“欢乐中原,和谐许昌”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市民在这里可以看到自己喜爱的专业演员和优秀剧目。
漫步许昌街头,种种绿色植物“包围”着的道路、庭院随处可见;中老年人精彩的戏曲在广场、游园里唱响;阵阵清风吹来青草的香味,沁人心脾;树多了,路绿了,花儿美了,游园多了,空气新鲜了,市民休闲游玩的场所多了……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和谐氛围。
近年来,在“群众反映的事无小事,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就是党委、政府最急需解决的事”,“群众反映的事一天都不能耽误,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失职”和“只有赢得群众,才能赢得一切,只有拥有群众,才能拥有一切”等为民创建理念的指导下,许昌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与此同时,市民的素质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提高。
这不,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就在许昌市召开,不少兄弟城市的与会人员都想借此机会了解政府助推城市更加文明的秘诀。许昌创建文明城市的“含金量”到底如何?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到社区、广场、门店,从细微处感受许昌的城市文明,探寻其中的秘密!
文明快车进社区
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文峰社区内,楼间、路旁绿树成阴,没有枯木朽株,丝毫没有人为损坏的迹象。社区里整洁卫生,居民都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中,未见随地丢垃圾、吐痰的不良现象。“俺社区的居民都很注重文明,只要有利于文明,社区居民就坚决执行,无人违反规定,没有‘梗阻’现象。”该社区居民吕先生说。
他觉得,社区里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有阅览室、档案室、活动室、警务室、家政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卫生服务站,在这里生活很方便、很惬意。
秘诀: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各社区扎实做好市民教育工作,利用社区广播、版面、宣传专栏等多种途径,提高辖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建立社区共建理事会,定期开展“文明市民”、“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模范家长”等道德实践活动,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区通过举办邻居亲情茶话会、业主才艺展示、左邻右舍联欢会等活动,消除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疏远感,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亲近感。
数字说话:许昌市各社区先后举办“邻里文化节”160余次,组织各类专题座谈会、演讲报告会240余场,文明知识专题讲座1000余期,受教育群众有20余万人次。两年来,共评选出各级文明社区39个、各级文明家庭300个、道德建设好公民120名。
广场文化受追捧
秧歌、舞蹈、戏曲、小品、相声……嘹亮的歌声、高亢的鼓声、千变万化的舞姿赢得了现场数千名观众的阵阵叫好声、掌声。
6月11日,在市区春秋园林广场,一位老大爷看完节目后,很有感慨。他说,市每年都有广场文化活动,现在场次越来越多了。以前在家闲着没事就打打牌,现在,他和家人、老伙计都渐渐远离了牌场,广场文化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文明生活、娱乐方式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秘诀:许昌市的广场文化活动于1995年率先在全省启动。活动启动以来,在省委宣传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全市宣传、文化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规模由小到大,范围从市区延伸至农村,表演队伍从专业扩展到业余,活动内容更是注重把高雅的文艺节目和通俗的文艺形式结合起来,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数字说话:仅2007年,全市就举办文艺演出、电影晚会等各类广场文化活动近200场,参与群众40余万人次。
看“脸”吃饭很放心
“自从店里被贴了‘哭脸’,顾客都不上门了!”提起由于店里整改不到位,被贴“哭脸”的遭遇,市区一饭店老板许先生切实感受到了看“脸”吃饭的效果。他说:“以前中午经常满座,但自从被贴上‘哭脸’后,中午顾客少了一大半,晚上也坐不满。”
看着店里的生意逐渐下滑,许先生赶忙按照卫生监督部门的意见进行了整改,在厨房操作间加装防蝇、防尘设施,并新购置了冷柜、消毒柜。许先生饭店的“哭脸”变成了“笑脸”,生意又红火起来。
难怪现在市民外出吃饭时,都流行看“脸”吃饭,因为放心!
许昌市在餐饮店张贴脸谱的举措,也引起了来许参加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人员的强烈兴趣。
秘诀:在“五小”门店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许昌市积极探索对餐饮门店监管的长效机制,对三区一县餐饮门店推行卫生监督结果阳光公示制度。根据卫生状况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分别在餐饮门店门口张贴“笑脸”、“平脸”、“哭脸”三种脸谱,让消费者根据脸谱选择餐饮门店就餐。
数字说话:市区原有1672家“五小”门店,达标1112家,173家经过整改、验收重新获得了经营资格,387家整改无望的门店被全部取缔,市区“五小”门店得到规范。
文化市场很有序
位于市区文博苑的文峰图书音像城,环境幽雅、整洁,商品琳琅满目,可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里是购买音像制品的理想场所。”不管买不买东西,市民黄先生每周末都要到文峰图书音像城转转,因为不仅里面环境好,而且音像制品的质量也有保障。
秘诀:许昌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印刷复制企业进行检查,依法查处印制非法出版物的企业,坚决打击非法印刷窝点,加强对印刷复制单位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严禁违规承印、承制出版物,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严防违禁的政治性出版物、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以及网上有害信息的印制和传播。
数字说话:今年以来,许昌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700人次,检查网吧营业场所6400余家,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2000多次,查处违规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41家,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图书3万余册、电子出版物2万余张。
人人争做文明人
“大爷,您坐这儿吧!”“谢谢!”这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段简单对话。虽然只有短短的9个字,却折射出了许昌人的文明素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文明不光体现在给老弱病残让位上,还体现在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大声喧哗等各个细小的方面。 今天的许昌,越来越鲜明的现代气息、越来越普遍的文明之举,已构成了其“主旋律”和“主色调”。
秘诀:在抓好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许昌市积极开辟和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以“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为内容的“三和行动”,在全市主要活动场所和主干道设置了“三和行动”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发放《许昌市创建文明城市知识手册》等市民教育教材,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组织社区内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劳模、老专家建立社区教育讲师团,利用家长学校和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在广大市民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礼貌、礼仪、礼节教育,促进广大市民养成“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数字说话:许昌市先后编印下发了《许昌市公民道德教育读本》、《许昌市创建文明城市知识手册》、《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等宣传资料和书籍共10万多份(本);组织编排文艺节目进入广场、社区演出60余场次;举办荣辱观教育,道德知识、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及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班120多期;组织中小学生及青年志愿者5万余人,担任文明使者,在街头、广场、游园等公共场所劝阻不文明行为。
创建凝聚精神,创建形成合力。今日许昌,和谐乐章正徐徐奏响。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