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的决策者们认为: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可以说,经济效益是外在的,社会效益是内在的,现代社会最发达的产业,就是不搞生产的第三产业。该县把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看成是一次旅游创品牌活动,把旅游当成支柱产业来抓,召开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动员大会,动员全县各单位和全县人民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聚万众之心,举全县之力,搞好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创建旅游强县工作一举成功。
分析比较优势,坚定创建信心。淮阳县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创建中国旅游强县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内、外部条件。一是旅游已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县树立了以羲皇圣地、北方水都、华夏龙源、姓氏之根、陈氏祖庭和“南游杭州、北游陈州”为主题的淮阳旅游形象,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该县的客源市场已辐射到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是河南发展较快、较好的旅游县,是豫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全国县域旅游中淮阳有一定声誉。二是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项目。淮阳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具备发展寻根游和休闲游、度假游的天然优势,已经建成了以太昊陵和龙湖为代表、独具特色的豫东平原旅游产品,有一家国家4A级景区,省政府把该县确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五大景区之一,纳入了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中,为淮阳县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是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全县拥有开放旅游景区5个,旅行社从无到有发展到3家,导游员发展到30人,中高档宾馆发展到1家,社会餐馆达到80多家。全县接待床位达1500张,旅游购物市场发展到5家,全县旅游从业总人数达到1万余人。3年来,全县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1%和50%。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亿元。四是有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良好的发展氛围。该县在长期的旅游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不论是过去还是超速发展的现在,县委、县政府重视旅游、强抓旅游的决心没有变,力度没有减。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积极为旅游发展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支持旅游的优良传统没有变。全县人民对旅游认识高、有感情,在参与旅游中受教育、得收益,涌现了一大批热心旅游、钻研旅游、投身旅游的管理者、经营者队伍,形成了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运作经验。这些都为争创中国旅游强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确工作任务,强力推进创建。淮阳县面对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进一步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存在问题。
他们从经济水平、产业定位、政府机制等9个大项目、130个分项中,分解到全县50多个单位或部门,明确工作任务。淮阳县委、县政府已作出“举全县之力,创旅游强县”的重大决策,将创建工作摆在当前重中之重的位置,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勇往直前,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该县围绕《淮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认真研究旅游市场形势,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在扩大餐饮业发展规模的同时,该县重点在饮食结构的调整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上做文章,突出地方特色食品的开发,形成地方特色小吃和地方菜系。在旅游主干道、车站,该县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公共信息标识,在县城和景区增加高标准的公交车、出租车,建设高标准的公交车站,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各景区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标准规划实施精品工程,完善景区功能,增加游客中心、医疗室、信息标识、公厕等服务设施,提供个性化服务,快速推进景区升级。该县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结合,加强旅游商品市场的培育,努力形成集中街为旅游购物带的格局。该县组建专业的地方特色文艺表演队伍,建设专业表演场所,定点定时为游客服务。同时,该县加快白龟朝圣休闲度假村、羲皇宾馆、弦歌广场、商业步行街、东汉陈王墓等重点项目开发,争取早日开业。该县重点规范、整合县城龙都路、民生街、北关进步大街等旅游购物、休闲、餐饮集中的街道,新建、改建一批高档次的公共厕所,全方位提升旅游县城的功能。
———展示和谐文明风貌,推进环境整治。该县通过整治、督察、再整治、再督察,坚持不懈,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使县域环境更美、更干净,给客人展示洁净美好、文明和谐的形象。该县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工程,进一步打造“羲皇圣地、北方水都”品牌。该县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大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努力推进流域和内河的治理;控制工业粉尘、餐饮业油烟污染,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造一批绿色景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企业;搞好生态乡镇建设,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规划定位,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型乡镇;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营造优质的旅游发展环境。以搞好日常保洁和集中整治行动相结合,以县城、景区和通往景区的道路、集镇为重点,精心制订整治方案,切实搞好县城、旅游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所在集镇的净化、美化、亮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理裸露垃圾、卫生死角;及时维护沿街沿线花草树木;全面完善、维护沿街路灯、垃圾箱、电话亭等公共设施;集中拆除旅游主干道、景区沿线有碍观瞻的建筑设施;以集镇为重点,全力整治景区公路沿线和相关集镇乱停乱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必须确保旅游公路畅通无阻,经营规范有序;集中整治景点流动叫卖、围追兜售等行为,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便捷、卫生、舒心的旅游环境。
———狠抓旅游行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该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旅游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该县建立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和导游人员“信息库”,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展现文明礼貌、诚信待客、文明用语、文明服务的行业风采,营造优美和谐的旅游环境。该县加强诚信教育,规范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经营行为。组建旅游执法队伍,集中力量加强行业治理整顿工作,严厉惩处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旅游市场。
———坚持科学创建原则,凸显淮阳特色。该县加强培训学习,掌握创建工作要领,积极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协调,聘请省市旅游主管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担任创建工作顾问,邀请有关旅游专家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集中培训。同时,该县加强横向联系,汲取外地先进经验,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提高创建工作成效。该县集思广益,精心制作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创建工作专题片,集中展示优势旅游资源、三个文明建设及旅游发展成果,用“淮阳特色”来打动评委。该县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等方面出“新招”、“奇招”,寻找突破口,打造创建工作亮点,形成创建工作特色。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淮阳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与,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工作指挥部,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和建议,交流经验,研究情况,制定整改措施,保证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工作的顺利推进。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