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高分入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0/31 9:53:38 来源:焦作日报 点击次数:
镜头一:10月27日,是一个值得48万沁阳人铭记的日子,河南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验审组秘书长张毅兵宣布:“经过三天认真详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审,沁阳市高分入围,检查组将尽快向省旅游局和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汇报,并报国家旅游局审批。”
镜头二:鲜花满街,地面如洗,秩序井然,处处笑脸……10月27日,沁阳市显著的变化,让刚从北京返乡的王前进下车后差点认不出家门。
镜头三:小李脸上笑容如灿烂的秋阳,作为神农山景区的小吃摊主,十一黄金周以来,他日销售额有数千元之多,火暴的生意让他连说几个“没想到”。
一份数据显示:2005年,沁阳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69.8万人,比2004年增长5.9%,实现旅游总收入9.6亿元,比2004年增长23.1%;2006年,沁阳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97万人,比2005年增长27.2%,实现旅游总收入11.9亿元,比2005年增长24.0%;2007年,沁阳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17.4万人,比2006年增长10.4%,实现旅游总收入15.7亿元,占GDP的15%,比2006年增长31.9%。
这一切,均得益于该市开展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作为在焦作市率先提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县市,以工业起家、靠工业当家的沁阳人为何对发展旅游文化情有独钟?
“鲜明而富有个性、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不仅能超越一个城市的历史和规模,还能在对外开放中更具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敬如一语破的。
打开沁阳旅游文化宝藏,不能不让人惊叹。
在该市62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加上市县两级的共有110处之多,另外还有单体旅游资源883个。其中,特级旅游资源18个。一个县级市,单位面积人文古迹的密度和质量全国罕见。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朱载堉、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当代禹王”、台湾人民奉若神明的清官曹谨、著名天文学家许衡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出生和成长在这里。
被评为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神农山风景区;被国内考古专家罗哲文教授誉为华夏第一祭坛的神农祭天坛;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华存撰写《黄庭经》的二仙庙景区;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丹河峡谷风景区;被誉为“天然氧吧”的黄花岭生态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紫陵万亩果园……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具有超越时代精神的旅游文化品牌,为沁阳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
2005年9月24日,沁阳市高规格召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推进大会。会上,该市明确提出:全民动员,志在必得。不仅要拿牌子,更要塑造城市精神。
为确保拥有一流的规划和理念,该市不惜重金,邀请中国奥运经济策划人李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等专家学者在沁举办了高层次的创优战略研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绿为主”的城市建设理念。
沁阳市主要领导还亲自挂帅,一线指挥,15条城区主要道路和20项重点工作由市五大班子领导联系分包,3000多项指标任务被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并制定了严格的“三级督察”、“三步问责”督察追究制度。三年中,该市共有16家单位、30多人被问责,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同时,该市响亮提出“创优为了人民,创优依靠人民,创优成果人民共享”,发出了“我为创优献良策”的倡议,开通了市长热线、民生热线等,开门创优,问计于民。
在沁阳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挥部,笔者看到有几本厚厚的意见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册子,上面汇集了上万条沁阳人的真知灼见。
其中,一条希望政府投资治理护城河、小官河的群众意见格外醒目。“这项工程是沁阳市几十年想办都没能办成的事,投资大,标准高,时间紧,上面也没有明确要求整治,但我们这一届班子有决心、有能力,不仅要干,更要干好!”这是当时沁阳市常委扩大会上研究两河治理问题时所有市领导的心声。
今年夏季,投资2000多万元的两河治理战役全面打响。在这场被群众称为整治“龙须沟”的两河治理中,该市县级领导带头每人捐款2000元至5000元,带动全市各界共捐款500多万元,掀起了两河治理热潮。原本需要几个月的拆迁工作在十几天内全部完成,施工中许多市民不仅端茶送饭,还纷纷参加义务劳动,场面十分感人。目前,工程清淤已经结束,排污管道敷设和河岸衬砌已接近尾声。
10月29日,住在护城河和小官河附近的退休教师郑大妈高兴地告诉笔者:“是创优把这两条臭水河变成了清流水,真正成了群众的清洁之河、和谐之河、幸福之河!”
在创优中,该市机关干部、驻沁部队、企业职工经常牺牲节假日参加义务劳动,数百名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已成为沁阳创优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年来,沁阳筹资17亿元,开工建设了10个开发项目、10个公益项目、10条城市道路的“310工程”,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20多个旅游建设项目,新建了23个游园和街头绿地,新增绿地面积14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了10.43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38.49%,绿地率达到32.92%,空气质量良好率由78%提高到了81.8%,并在2007年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奖”。
同时,沁阳市还获得了“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二十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最易游景区”、“河南十大文化强县”等称号。
眼下,在沁阳,食有星级酒店和各种风味小吃,住有60多家多种层次的接待宾馆,购有全国知名连锁品牌、特色商品,行有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玩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娱乐场所……“这三年,沁阳旅游业像一匹黑马,在业内创造了一个奇迹!”河南省旅游局负责人形象地称赞道。
“如果把沁阳的发展轨迹比作一张弓,魅力就是这张弓上的利箭。那么,旅游文化的爆发力将成为决定这支利箭射程远近的关键。因为旅游和文化,当机遇到来的时候,沁阳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将选择飞翔!”沁阳市委副书记薛勇如是说。
世界500强芬欧汇川集团,一个以对投资环境挑剔著称的全球造纸产业龙头,把投资3亿美元的世界最新秸秆制浆项目放在了沁阳;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产5万吨铝型材加工项目正式签约……三年来,沁阳市先后吸引了中国昊华、河南神火、山西晋煤、广东兴发、山东东阿、浙江超威等全国500强企业和大财团落地生根,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1至9月份,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3%。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