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鹤壁大伾山游玩全攻略及详细交通路线
鹤壁大伾山游玩全攻略及详细交通路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1/3/7 10:26:35 来源: 点击次数:

  大伾山又名黎山,位于河南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松柏苍郁,秀丽幽静。五代前释道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后周下诏灭佛,现东麓天宁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 959 )刻的“准敕不停废记碑”,为山上现存最早的碑刻,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道教宫观现存吕祖洞、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有大石佛像、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以及藏经阁、阳明书院、龙洞、丰泽庙等胜迹。

景区看点一

摩崖石刻

  摩崖题刻系大伾山风景区重要人文景观。目前仍完好无缺的石刻有460余处,书法历史价值较高的摩崖题刻65处。

石刻

  年代最早者为唐代,最晚是民国,有字径 1.3米的大伾伟观,也有妙相端庄的线刻观音画像。这些石刻除展露出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还在书法上融汇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各种流派风格,甚至还有满文、巴思巴文、古梵文和回鹘文,充分体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研究浚县及豫北地区的宗教发展、民俗风情、历史沿革、文字演化和书法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可靠的资料。

摩崖石刻

  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鹭涛虎岫、鸿爪、禹贡名山、群玉山头、大伾伟观、旧地重游、邀云、东皋舒啸等;摩崖题记题铭有:大伾山铭、曹坦题记、鲁元翰题记、许有壬题记等;题诗有王阳明游大伾山诗等。

景区看点二

佛道文化

  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各具特色。其中有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7 米,为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大佛 和天宁寺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建筑,皆各有其妙,为大 还山增光添彩。

佛像

  大石佛,古称大佛岩,倚山凿就,高与崖齐,整躯为岩石,为明代成化十年(1478年)装饰。大石佛结跏趺坐,面方颊圆,略呈梯形,形似弥勒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立挺,脖颈较长,在三道肉领。左手覆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肘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因胸部残破,衣纹不清,似是双襟直垂。按其雕刻的纹路,属于直平阶梯式刀法。但在其转弯处有突起的圆棱。从大石佛的整躯造型轮廓来看,呈三角形。似是比例失调,表现出早期造像艺术的不成熟性。

(作者: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