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鹤壁市博物馆锚定“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的目标,构建“线下体验+线上辐射”的社科普及立体网络,让鹤壁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01 馆校联动 让文化课堂“动”起来
新学期伊始,鹤壁市博物馆“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在个中小学轮流开课,活动以诗经文化为底色,将非遗拓印体验融入仪式流程,让学生在庄重的互动中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内涵,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历史温度。博物馆打造的“走进校园——大课堂教育”品牌,年复一年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文物仿制品展示、历史情景剧演绎、传统文化讲座等形式,累计服务青少年超万人次,让文化启蒙扎根成长沃土。
02数字赋能 让文物故事“传”开来
在博物馆推出的短视频《白釉褐彩题字罐的雅与俗》中,讲解员用生动语言解读文物价值,该视频在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中斩获二等奖。截至目前,鹤壁市博物馆已搭建起涵盖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线上虚拟展的传播矩阵,让文物故事突破展厅边界,走进更多人心中。
03全民共享 让文化根脉“深”下去
在博物馆的活动现场,市民们手持拓板,体验木版年画制作的乐趣;在高洞沟村,志愿者与村民围坐一起,包粽子、话端午民俗;每逢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准时开启,剪纸、糖画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场。一直以来,鹤壁市博物馆主动打破场馆壁垒,将社科普及服务延伸至城乡各个角落,让群众都能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让千年文脉在全民共享中深深扎根。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