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方燕明: 郑州商城为夏文化探索奠定基础
方燕明: 郑州商城为夏文化探索奠定基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10/16 9:29:0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我以前编辑过郑州商城发现40周年论文集,今年是商城发现70周年,30年呼啦一下就过去了。”记者带着“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专访”的任务日前采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时,他这样对记者说。

3793439477268058

  重视郑州商城考古基础材料的公布

  方燕明长期在《华夏考古》编辑部工作,近年来在夏文化研究方面成果颇丰,王城岗遗址、瓦店遗址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

  方燕明说:我对郑州商城遗址的关注其实是很早的,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家文物局要求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四有”工作。文物“四有”是指文物的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专门的管理机构。我参与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文保单位的“四有”工作。当时我们做的工作省文物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做“记录档案”就得把所有的基本资料梳理一遍。后来经过系统收集资料写了两篇文章,郑州商城遗址的那篇收录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40周年作品集中,这本书是我编辑的。写偃师商城那一篇发在了吉林大学考古系的作品集《青果集》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早期我对郑州商城遗址还是有点研究的。当时是40周年,现在是70周年,30年呼啦一下就过去了。

  方燕明从1987年开始做《华夏考古》的编辑工作,1989年开始主持《华夏考古》编辑部工作,一直到2015年退休。几十年来,《华夏考古》发表了大量的与郑州商城遗址有关的考古见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研究文章。

  方燕明介绍说,郑州商城遗址宫殿区发现的板瓦是在《华夏考古》上发表的,当时认为最早的板瓦是西周时期的,郑州商城遗址发现的板瓦把年代上推到商代。后来陶寺、北阳平不断发现板瓦,年代越来越早,这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小双桥遗址的材料也是在《华夏考古》上发表的。《华夏考古》有一个原则,考古报告、简报等基本材料要占一半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个考古发掘单位,特别重视基本材料的公布。除了基本材料,我们还重视对郑州商城遗址、商代历史、古文字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华夏考古》从87年创刊到现在,近40年间发表的商代研究文章有200多篇。

7700435309879879

  郑州商城见证了夏商交替

  “早商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是研究夏文化的起点,我们经常做的就是从已知推未知。”方燕明说。

  夏文化探索是从商代考古开始的。商代的考古早期以殷墟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商城遗址做了大量的工作,郑州商城比殷墟要早。郑州商城遗址不管是亳都还是隞都,商代早期都城是得到学界认可的,这是夏文化研究的起点。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上是同时的,区别在于偃师商城没有先商遗存。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偃师商城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监控夏遗民的据点,军事色彩比较浓。郑州商城、偃师商城距今3600年,这是夏代与商代的分界线。

  河南地处中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战场在河南。断代工程在北京启动的时候,项目办希望河南能够推荐一个人来参加夏文化年代学研究课题,来做早期夏文化研究。安金槐先生很看重方燕明,举荐他承担早期夏文化研究工作。

  方燕明说:我从1996年开始一直到2000年,5年时间全程参加到夏文化研究课题里面。承担“夏商周断代工程——夏代年代学研究——早期夏文化研究”的课题。如果没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发现,研究夏文化就没有一个很好的由一个已知推未知的一个出发点。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为夏文化探索奠定了基础。郑州这个地方夏的东西很多,商的东西也很多。这个地方见证到夏商的交替。

  郑州地区的洛达庙文化或者二里头文化与郑州南关外类型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夏代晚期,夏人与商人在郑州地区是共存的。从聚落形态研究上来说,夏代晚期二里头肯定是一个都邑型的聚落,新郑望京楼、方城八里桥是二级聚落,再往下是郑州大师姑等聚落,郑州洛达庙是什么类型的聚落目前还不清楚。夏人与商人在郑州地区的此消彼长就是夏商更替的见证。郑州商城考古对夏文化探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方燕明强调,郑州地区不仅是夏商交替的见证,还是夏代早期夏王朝兴起的见证。在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主要用的就是早期夏文化研究在王城岗、瓦店的标本测年得出的数据。

4398825437061758

  安金槐在郑州商城考古中的贡献

  安金槐长期从事考古研究,在其50余年的考古生涯中,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吃苦耐劳、勤劳钻研的精神,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安金槐取得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进步,对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河南文博战线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方燕明撰写过传记类稿件,还曾在不同场所宣讲过安金槐先生的事迹。

  方燕明说:安金槐先生的考古贡献很多,在郑州商城考古中的贡献可以总结为5点。

  第一个就是二里岗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以安金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考古学家奠定了早商文化的研究基础,出版了第一本早商遗产的考古报告《郑州二里冈》。第二个贡献是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发现与研究,郑州商城发现以后,城址的年代、性质争议很大,说法也很多。为了确定城墙的年代,安先生带人做了大量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确认了郑州商城。郑州商城的确认为商代早期都邑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三条贡献是商代原始瓷器的确认。安金槐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商代瓷器的概念。在发掘郑州商城时发现了很多区别于一般陶器的硬质陶器,而且有的表面有釉,于是他认为这些商代的硬质陶器应该是瓷器。传统的观点认为东汉以后、魏晋时期才开始出现瓷器,安先生的观点遭到了很多人尤其是瓷器研究学者的反对,但他仍然坚持,并专门撰写文章进行论证。目前已经基本得到认可,一下子把中国瓷器的历史提早了近千年。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瓷器的出现比商代还要早。

  第四条是安先生站位很高,眼光长远,通过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明确提出出成果、出人才,特别重视田野考古工作。为啥河南考古发掘牛,河南遗址比较复杂,要求严。在河南田野考古做得了,就没有做不了的地儿。

  第五条是安金槐的《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200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把几十年经手的资料都发表了。安先生一直说,凡是他经手的,都出版了,没啥遗憾。我也在践行安金槐先生这个名言,把经我手的考古报告都给它出来了。(记者 张体义)

(作者:张体义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