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在郑州博物馆璀璨启幕。展览通过近130件光影艺术作品,生动再现了巩县石窟的千年艺术精魂。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承办,中国摄影报社、郑州博物馆、郑州市摄影家协会、巩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巩义市文物局、巩义市摄影家协会协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一凿一刻、一笔一画,石窟镌刻着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石窟艺术谱系中,巩县石窟以小而精闻名于世,是北魏皇家石窟、丝绸之路与黄河文化交汇的重要文化遗产。巩县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唐、宋各代续凿,现存5个洞窟、3尊摩崖大像、1个千佛龛及328个造像龛,总计7743尊造像,186篇题记。
巩县石窟不仅是佛教东传、中西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更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与黄河文明交汇点上的一颗艺术明珠。石窟结构紧凑,造像艺术精美,在国内佛教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堪称中原地区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典范。其中,第一窟的《帝后礼佛图》为国内现存完整孤品,第三窟“双飞天”造像以衣饰飘逸、姿态轻盈著称。
本次展览立足于践行“文化兴盛”国家战略,将巩县石窟保护置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框架下,以摄影艺术为媒介,聚焦巩县石窟的历史考古、文物保护与当代转化,通过本土摄影家历时两年时间的系统性创作,策划展出近130件摄影作品(包含视频作品),生动展现了“黄河战略”中的文化传承。
本次展览作为“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郑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立体呈现,是对“天地之中”文化地位的又一次有力诠释,也是对郑州作为黄河文化核心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精彩展示。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18日,欢迎广大观众朋友前来参观,让我们一起透过这些定格的“镜”界,走进历史深处,触摸文化脉搏,领略“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厚重底蕴与时代风采吧!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