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第二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工作坊”在郑州开班
“第二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工作坊”在郑州开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8/7 8:19:23 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点击次数:

8月2日上午,由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平顶山博物馆、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工作坊”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安徽博物院、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及两家主办单位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员共聚一堂,开启为期一周的深度研习与交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研究馆员,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常务副院长郎剑锋教授,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海外特聘专家王全玉教授,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丁忠明研究馆员,以及全体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研究馆员主持。

  领导致辞:共襄学术盛举,展望研究前景

  刘海旺书记首先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致欢迎辞。他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员的到来,并指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从二里头、郑州商城到殷墟及两周时期完整且辉煌的青铜文明序列,是研究中国青铜文明起源、发展与鼎盛的核心区域。他强调,青铜文明不仅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也为后续铁器文明奠定了基础,深入研究其内涵与特质意义重大。刘海旺书记高度评价了工作坊学术研究模式,认为这是推动中国冶金考古研究的创新之举,并对本届工作坊安排的实物观摩与高水平学术研讨表示期待,预祝工作坊圆满成功,学员们在河南收获知识、友谊与灵感。

  刘海旺书记致辞

  郎剑锋副院长代表山东大学考古学院致辞。他回顾了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生物考古、实验室考古等领域的联合项目与人才培养。郎剑锋指出,本届工作坊是落实双方合作协议、深化科教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特别感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主办本次活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为学员提供了超越常规博物馆参观的青铜文物深度细致的观摩机会。郎剑锋勉励全体学员珍惜宝贵学习机会,严守纪律,全身心投入讲座、考察与研讨,深化研究,共同提升水平,为阐释夏商文明重大课题与中华文明突出特征贡献力量。

  郎剑锋副院长致辞

  专家寄语:解码青铜史诗,共启探索之旅

  教师代表上海博物馆丁忠明研究员在致辞中深情地将青铜器比作“穿越时光的使者”,承载着华夏祖先的智慧与匠心。他高度赞赏工作坊“多学科视角解码科学信息、历史信息与艺术价值”“课堂知识转化为立体认知”的特色模式,认为其为青年学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绝佳平台。丁忠明表示,教师团队将倾囊相授,与学员共同求索,以敬畏之心触摸历史,以创新之心诠释文明,共同揭开青铜器更深层次的文化密码,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努力。

  学员心声: 立足历史现场,激发学术共鸣

  学员代表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生张新天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主办方、协办方及授课专家的诚挚谢意。他分享了参与首届工作坊的深刻体会——“跨学科、重实证、强交流”的训练模式极大地拓展了视野并塑造了问题意识。张新天表示,能在青铜文明的核心区域——河南参加第二届工作坊,如同“把课堂开在了历史的现场”,是一次深入文物现场的实际教学,更是一次亲历青铜文明的精神旅程。他期待通过专家讲座与实物观摩的深度结合,进一步理解中原青铜文明,并向各位老师请教,提升研究能力。同时,他也将工作坊视为宝贵的“学术朋友圈”,期待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道者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索青铜器研究的无限可能。

  共启新程

  本届工作坊为期7天,内容设计丰富多元,包含7场由顶尖学者主讲的专题学术报告,河南博物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新郑市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院等文博机构的深度参观,以及郑州、平顶山、南阳等地出土青铜器的重点观摩与研讨。工作坊旨在为青铜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通过理论学习与实物实证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迈向深入。

 
(作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