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这个暑期,河南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这个暑期,河南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7/18 10:10:42 来源:河南日报评论 点击次数:
       打开1600年历史画卷,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人流如织,游客领略仰韶文化全貌,争当“荣誉村民”……新馆不断上新,这个暑期,河南的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即便不运动,在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放松身心——这种感受被称为公园20分钟效应。继公园20分钟效应之后,“博物馆一日游效应”也流行开来。人们一面在博物馆接受历史与文化的熏陶,一面又不忘在博物馆的文创店里疯狂扫货。可以说,围绕文物IP做文章,让不少博物馆“赢麻了”。

“博物馆门票0元,买文创花了大几百”“去一趟博物馆,带回了9个冰箱贴”“每次假期都得去博物馆进一次货”……走进各大博物馆,文创商店都是最后一个展厅。过去,纪念品商店往往会被游客直接跳过;现在,很少人能空着手从博物馆走出来。对不少人来说,到博物馆看展,最后在文创商店带走一两件文创,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博物馆之旅。

把“文物”穿在身上、吃进嘴里、带回家去,文创冰箱贴、雪糕、小挂件……独具一格的设计,让博物馆文创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赛道。在河南博物院,无论是曾经全网一盒难求、如今已迭代了N个版本的考古盲盒,还是根据“网红小狗”汉代绿釉立姿陶狗设计制作的毛绒玩具、冰箱贴,抑或在蛇年备受青睐的“青玉人首蛇身饰”棒棒糖,很少有人能拒绝买买买的诱惑。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提供与历史对话的文物展示空间,更用文创产品打造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新载体。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可以穿越时空,听到、看到文物的“述说”;当我们离开博物馆时,一件好的文创还能帮助留存宝贵的文化记忆。

面对厚重、抽象的历史,如何轻盈、具象地表达?博物馆文创拼颜值又玩内涵频频出圈,但话说回来,馆藏文物浩如烟海,开发一个优质的IP产品实属不易,在满足大众需求与保持专业性之间找到平衡是关键。而解答这个问题,社交媒体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社交媒体是有效激发文创产品消费热情的催化剂。笔者就曾因一瓶饮料意外走进了安徽博物馆。徽墨,色泽黑润、入纸不晕、经久不褪,以此为灵感的文创饮料“一肚子墨水”十分有创意。在小红书上刷到这瓶“墨水”后,笔者就为那次合肥之旅欣然加入了安徽博物馆行程。购买后发现,这是一款桑葚果汁,不仅颜色酷似墨汁,而且饮料瓶背面还有一层贴纸,撕开后会发现是对各种徽墨的图文介绍,这就像开盲盒,每撕开一张贴纸,都会发现一个知识点,当真是喝了“一肚子墨水”。

文创产品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帖推荐,在这些“自来水”的带动下,更多消费者被提前“种草”,专程前来打卡。

这背后还有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打破了“次元壁”,文创也就走向了文旅。

今年4月,河南洛阳博物馆一对北魏时期的牵手女陶俑走红,不少网友也以闺蜜牵手的姿势身着汉服晒出了同款打卡的照片,引发短视频平台“和千年闺蜜拍同款”话题。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沉思罗汉变为“无语菩萨”,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戳中“萌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彩绘陶俑的表情仿佛“受了委屈”……不少年轻人配上幽默的文字,展示自己的文物“二创”,引发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晒同款。这无疑是在给城市文旅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观察洛阳就会发现,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座以“千年古都、牡丹花城”闻名于世的城市,正通过“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使厚重的历史生动呈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个个馆藏丰富的考古坐标正在成为风光无限的城市地标,演绎数千年烟火不息、文脉不断的故事。

当然,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物是城市的底蕴、文创的根基,然而做好文创只有文化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意。从人们的社交分享、自我展示、交流互动等需求和喜好出发,不断提炼文物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开发出越来越多富有IP魅力的文创产品和主题活动,原本不会说话的文物就能走进日常生活,成为历史文化遗存的移动展厅。
(作者:于晴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