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洛阳文旅“出圈”的背后
洛阳文旅“出圈”的背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9/21 12:30:0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多次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石刻艺术瑰宝龙门石窟成为网友打卡清单上的“顶流”,“汉服热”持续出圈出彩,“请君只看洛阳城”为河南文旅上分吸睛……作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洛阳如何乘文旅“劲风”不断擦亮城市名片?

        9月20日,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丽君做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四面环山,伊洛瀍涧黄穿境而过,南部伏牛山腹地生态禀赋优异。

       任丽君介绍,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深刻把握“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特点,推动洛阳文旅火爆出圈。洛阳多次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洛阳市累计接待游客1.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03.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2%和16.1%,游客总量在全省占比达到15.7%。

结合大遗址保护利用
打造现代唐风的城市风貌


       洛阳拥有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规模大、密度高,且都位于城市区。

       洛阳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着力打造以隋唐洛阳宫城区、洛南里坊区、老城古城片区为核心,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三大特色片区为重要支撑的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跨越时空、贯穿南北,定鼎门、天街再现神都风貌,应天门、明堂天堂展现盛唐气象,洛南里坊格局初现,龙门古街游人如织。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处”成功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丰富新文旅产品供给
打造潮流时尚的多元业态


       依托核心片区、特色街区、文旅园区,洛阳聚焦“沉浸演艺、剧本娱乐、汉服体验、研学旅行、电竞数娱、高端民宿”六大业态,上新《鲤跃龙门》《明堂幻像》等沉浸式演艺项目,构建龙门金刚、风起洛阳等IP矩阵。

       打造全国第一个剧本娱乐产业园,剧本杀和微短剧头部企业集聚洛阳、讲述传奇;依托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等场景,形成设计、制作、租赁、妆造、拍摄等“一条龙”的汉服产业链。

       依托文博资源培育102家研学基地、营地,每年有超过200万的孩子在洛阳通过研学触摸历史;以5G+XR元宇宙产业园为龙头,推动“电竞+文旅”双向赋能。

       依托伏牛山区、黄河沿岸打造近400家乡村精品民宿,城市区培育1200余家城市民宿,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有调性、方便舒适的住宿空间。洛阳开发牡丹瓷、考古盲盒等200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洛阳博物馆的朱颜镜一镜难求。

       同时,洛阳持续开展“古都夜八点”系列活动,12个特色商业街区点亮繁华夜生活,升腾起千年古都的浓浓烟火气。

完善全要素精细服务
打造近悦远来的暖心之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洛阳和向往神都的游客也是“双向奔赴”。

       任丽君介绍,坚持从游客需求出发,洛阳市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探索形成部门联动、全城动员的保障机制。

       策划开展“穿越盛唐洛阳年”“洛YOUNG夏日奇遇季”等系列活动,从“小切口”入手提升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对景区周围交通进行大布局、微改造。

       在今年旅游旺季,洛阳市推出99元畅玩14大景区联票,龙门石窟等景区开启“夜游模式”,公交地铁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轻微违停容错不处罚,机关单位内部停车位免费开放,市民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整座洛阳城花式“宠客”、诚意满满,不断掀起城市和游客双向奔赴的热潮。

       发布会上,洛阳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在应天门上眺望历史,到洛邑古城穿越古今,来西工小街品味美食,感受千年古都蓬勃发展的青春脉动。
(作者:陈学桦 王雪娜 曹润泽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