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博物馆里过端午 郑州各博物馆开展多样趣味活动
博物馆里过端午 郑州各博物馆开展多样趣味活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6/11 9:21:43 来源:大河网 点击次数:

        端午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为迎接端午佳节,丰富观众的节日生活,端午节假期期间,郑州市各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吸引不少市民走进博物馆过节。

 

在考古博物馆,听考古人讲考古

       6月9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正在开展“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系列活动之考古人讲考古、玩转纸盘画,现场文化气息弥漫,热闹非凡。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一线技术人员王鸿驰向大家讲述了曾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郑州东赵遗址的考古工作情况。

       通过发掘,考古人员厘清了遗址夏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发现了“一地三城叠罗汉”的新砦期、二里头时期及东周时期三座城址,还发现了二里头时期祭祀遗存和二里岗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重要收获。他还向观众详细讲述了东赵遗址考古工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和新理念,让大家深入了解了田野考古新技术、相关科技考古知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等内容,令考古进一步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闫付海则从“陶器、铜器、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中西文明起源的比较”“三星堆祭祀坑的阐释”等方面,向观众解释了考古学与中华文明的关联。

       两场讲座结束后,许多现场观众求知若渴,向两位主讲人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到解答后脸上纷纷呈现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当天,除了“考古人讲考古”以外,考古博物馆还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玩转纸盘画”DIY活动,运用材料工具,与端午节传统习俗相结合,发挥想象,对纸盘进行装饰设计,使小朋友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粽叶飘香话端午 过“我们的节日”

       6月10日,郑州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之“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社教活动。

       在活动中社教专员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事,并指导观众完成“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五扎绳”的步骤,包制出一个个造型独特的“粽子”。观众学习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加深了对节日习俗的理解和记忆。包“粽子”更是丰富了小朋友的生活经验,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情系端午 香囊纳福 社教活动带孩子们了解中医药

       10日,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我们的节日”之“情系端午 香囊纳福”主题社教活动展开,社教专员首先讲解端午节故事、起源与历史,讲述了佩香囊、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由端午的民俗“佩香囊”引出各种中草药材,将传统节日与中医药文化相连接,活动现场展示了艾叶、石菖蒲、紫苏叶、藿香、佩兰、陈皮、丁香等十几种中草药材,为大家讲解每种中草药的效用与禁忌,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了解中草药。同学们观其形、嗅其味,近距离领略中医药的魅力。

       在手工体验环节,社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香囊。伴随着中草药的清香,同学们将配制研磨好的药材装入布袋中,一个个玲珑精致、提神驱蚊的中药香囊制作完成。

(作者:莫韶华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