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为1212棵古树保驾护航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3/20 8:30:48 来源:黄河时报 点击次数:
古树名木,不仅是珍贵的物种资源,还是见证历史、探索自然的“活化石”。2024年2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林业部门了解到,目前,三门峡市现有古树名木1212株,这些古树名木由于种类和数量多,且散落遍布山野,保护难度极大。如何让它们持续焕发生命力?建“个体档案”、请“私人医生”……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全力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为它们保驾护航。
1800岁“树王”受伤 请来名医“把脉问诊”
在距离三门峡市区20公里的高庙乡唐洼村,东岭上有两个相邻突兀高耸的小山丘遥相呼应,西边山丘上有一座娘娘庙,东边的山丘上生长着一株沧桑古老的古侧柏,山丘周围沟壑纵横,唯独一棵古柏拔地而起。这棵古柏约1800多年树龄,当地人叫它“将军柏”,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枝繁叶茂、苍翠葱茏,被当地老百姓奉为“神树”“风水树”。古柏的树干犹如粗壮的麻花,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犹如一把巨大的伞,树干需要几个人合围。整棵柏树古老而沧桑,昂首矗立,仿佛向人们诉说千年来的沧海桑田。
“因唐洼古柏生长在黄土塬上,四面沟壑,树龄大、根系老化、更新能力差,而且又经常遭遇大风、雷电、雪压等自然灾害,古树长期抵抗不良环境,造成生长衰弱。”三门峡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年初,因三门峡市突降大雪,古柏树冠宽,积雪较厚,发生侧枝断裂,使树冠失衡,树体倾斜,对古树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古树施行“复壮”,让古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古树系统“复壮”救护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为了能够科学有效救护“复壮”千年古柏树,三门峡市林业部门邀请国内在园林行业板块有极高知名度的“医院型”企业——四川国光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古树名木保护研究所为该树“复壮”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
1600岁橿子栎生长受限 为它把“家”加固扩建
“‘复壮’、救护与移植的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要经过现场体检、化验、诊断和原因分析,并根据每棵古树名木的具体情况详细制订方案,做到一树一方案。”三门峡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渑池县境内一棵1600多年的橿子栎,根系盘根错节裸露,地面倾斜,树盘周围台地空间狭小,根系发展空间受限,雨水季节易造成水土流失,根系裸露悬空,影响树体稳固性,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树冠的继续增大,若再遭遇极端雷雨暴风天气,有很大的倒伏风险隐患,空间狭小制约着该树的正常发展。随后,林业部门对该树采用培土扩大根系生长的台地面积,砌毛石砌体加固台地。再施生物菌肥改善地下生长环境,对树干及树冠腐朽部分进行防腐处理,对蛀干虫、食叶虫进行全面消杀。
对这两棵千年古树的保护,是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体现,亦是缩影。“古树名木是前人和自然界给我们留下的无价瑰宝,是‘活文物’和历史的见证,是研究植物区系发生、发展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是研究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水文和园林历史的重要素材。”三门峡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三门峡市现有古树名木1212株 “一树一策”精准守护
为确保古树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积极邀请专家深入现场为衰弱、濒危古树名木“把脉开方”,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一树一策、一树一档”的保护方案,经省级评审后,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进行施工,重点实施设立围栏、建立标牌、砌树池、搭支撑、土壤改良、防腐清腐、病虫害防治等,从而有效保障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据了解,2023年以来,三门峡市各县(市、区)林业部门成立专业调查组,对区域内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统计,重点是对10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重要名木,逐一进行现场拍照、编号,登记所在地名、经度、纬度、坡位、坡度、海拔、树龄、长势等情况,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建立档案,同时对接近100年的古树按照统计标准进行造册登记,作为后备资源,提前纳入管理范围。
据统计,三门峡市现有古树名木1212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335株,二级古树336株,三级古树539株、名木2株。为有效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三门峡市积极将全部古树名木调查因子逐一录入全国古树名木网上管理系统,进行“上户登记”,以便随时调取,随时查看,从而进入国家统一管理保护系列。该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对义马市、渑池县、湖滨区范围内8株急需抢救‘复壮’的古树采取保护措施。2024年计划对14株一级古树进行专项保护。”
(作者:郑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