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打好“盛世隋唐”王牌,洛阳以“城”相待跻身文旅“顶流”
打好“盛世隋唐”王牌,洛阳以“城”相待跻身文旅“顶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3/12 10:53:54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核心提示  

       公主、王子纷至沓来穿越“盛世隋唐”,穿汉服,蹦唐迪复活韩愈诗中的“天街”,小街天府罕见被“吃空”,本地人呼吁不外出添堵……今年春节,逾千万人次涌入古都洛阳,传统冬季旅游淡季成了旺季。

        2023年的洛阳文旅有多“火”?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委副书记、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衣显给出一组数字——2023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1.7亿元。2024年春节假期,洛阳累计接待游客1113.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从去年上半年的“有淄有味”,下半年的“滨至如归”,洛阳缘何从年初火到年尾?除了打好“盛世隋唐”这张王牌,洛阳正在凭借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苦练内功打造新消费场景,用满满人情味的以“城”相待,跻身全国文旅“顶流”。

一个人的变身   城市建设者变身文旅运营者

        茂林修竹、亭台楼阁,置身其中观看司马光伏案、李白舞剑、嵇康抚琴、老子与孔子的交谈……在洛阳大河荟《寻迹洛神赋》现场,在实景演艺和光影交汇中,游客开启一场洛阳的千年寻迹之旅。

        “从初一到初八,我们共40场演出接待2.4万游客,总收入330万元。”3月6日,说起春节期间《寻迹洛神赋》的一票难求,洛阳大河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裴纪辰感慨道:“想到游客会喜欢,但没想到会如此火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从最初的一个公益充电桩项目,到如今洛阳首个沉浸式都市文商旅体验目的地,我也从一名城市建设者,转变成一名文旅运营者。”裴纪辰介绍道,洛阳大河荟涵盖数字光影演艺、沉浸式商业、隋唐文化主题设计师酒店、剧本娱乐四大业态。

        项目调研、运营前置,科技赋能……裴纪辰告诉记者,在整个项目建设之初,团队就直面新消费场景需求,“直到现在,开演的时候我都会去瞅一瞅,听一听观众的声音,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改什么。”在裴纪辰看来,大河荟“主打一个听劝‘’,“我们团队平均年龄32岁,在定期开‘诸葛亮’会上,年轻人们各种‘脑洞大开’的建议,我都会吸纳和总结,他们成了我的‘老师’”。

        作为中国首部数字沉浸式演艺《寻迹洛神赋》,立足河洛文化,以史作骨、人文为脉,打造趣味性、互动性、科技性的消费新场景。“沉浸式触摸历史,用科技新突破讲述洛阳故事,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在裴纪辰看来,《寻迹洛神赋》是洛阳文旅出圈的小切口,它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强化市场思维,通过运营前置让文化“活”起来,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把“流量”变“留量”。

探流量密码:

        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从“经营景点”到“经营城市”,洛阳把握新文旅产业特征,叫响了“盛世隋唐”牌,通过反复论证,提出打造以隋唐洛阳城宫城区、洛南里坊区和老城古城片区为核心,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片区为重要支撑的“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

一个家的变化   从双手油漆味到满手胭脂香

        2023年春节,凭借39元汉服装造,可在洛邑古城做一天公主的关键词,“汉服+洛阳”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蹿红。

          嗅到了汉服商机的全璞,说服在洛邑古城外经营多年轮胎店的父亲,把一半店面改成汉服店,因没来得及撤下店招在网络上因“一半轮胎店,一半汉服店”而走红,不少人专程去打卡拍视频。彼时,不大的洛邑古城周边,300家汉服店雨后春笋般出现,洛阳因为汉服着实火了一把。

          “从最初的40平方到如今的108平方,我们的店在春节期间一开门即约满。”3月7日,说起洛阳汉服从出圈到提质的过程,全璞认为“真诚”才是“必杀技”,“我们店明码标价,化妆棉签一客一换,所有流程均有售后,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游客来了我们会给推荐适合他的汉服和装造,不是越贵越好。”

        一年多来,全璞的小家变化,也折射出了洛阳汉服的蝶变。从以前“双手油漆味”到如今“满手胭脂香”,全璞从原来文化企业的工作转变成个体汉服店主理人,父亲放弃了坚守三十多年的汽修生意,转战二线全职看店,在上海打工的丈夫也回到洛阳帮忙。

          “我最高兴的不是汉服店能挣多少钱,而是闺女再也不用通过摄像头看爸爸,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在一起。”全璞说,小时候父亲用修轮胎的手艺把我养大,如今靠汉服店,靠实实在在做生意,我们把闺女养大。

         “从三五岁的小朋友,到八九十岁的奶奶,汉服撬动全年龄段游客。”全璞告诉记者,汉服店的消费群体主力军集中在年轻群体,通过年轻人独有创作视角下的“爆改返图”“变装短视频”,自家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们小家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探流量密码:

          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吸引到了Z世代的眼球,也就把握了流量密码。依托汉服出圈,洛阳市坚持创意引领,突出青年视角,运用青年话语体系和轻松、明快、易传播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中开展全方位产品运营,实现城市品牌推广和文旅产品促销“既叫好又叫座”。

一座城的努力    以“城”相待接住“泼天的流量”

        外地车在主城区轻微违停不处罚;

        热门景点外设指示牌:本地车绕行;

        政府大院变成外地游客的临时免费停车场;

        高铁站外现185古装护卫接站“欢迎公主殿下回城”;

        博物馆为了游客不用排长龙开启“夜游模式”;

        为了方便游客地铁1号线青年宫站更名为洛邑古城站;

        外地游客发视频感慨“在洛阳到哪都被叫乖乖”;

        本地人有爱倡议错峰出游、以客为先、有礼有节……

        拥有厚重历史的洛阳,先敲开了每一个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情绪窗口,利用短视频的网络流量裂变,成就了霸榜热搜的文旅顶流。然而不论在何领域,流量都是把“双刃剑”,流量放大了洛阳的旅游资源禀赋,也会放大一些瑕疵。

        是不是昙花一现?会不会被流量反噬?不少人提出了质疑。努力接住这波“泼天的流量”,洛阳的答案是以“城”相待。

        洛阳再次上热搜,便是这种“满满人情味”。来自银川的博主“叫我大老师”,回到家乡后写下了近5000字的《给洛阳的一封信》,除了难忘的文旅体验,他感慨洛阳最珍贵的是人情味。

        而如何真正让流量变为“留量”,洛阳主打一个听劝,掏家底花式“宠”游客。政府部门在监管和服务上打通“任督二脉”,从业者在运营和服务上周到用心,普通市民也没有置身事外,给游客一个满满人情味的洛阳城。

探流量密码:

        “以客为主”、“以客为大”的高品质文旅服务是洛阳文旅成功的保障所在,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建立智慧化文旅服务平台;完善交通、公厕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多元化构建特色酒店、城市民宿等旅客体验体系,增加航线航班、加开高铁车次;加强价格、安全等市场监管,让游客“一次洛阳行,爱上洛阳城”。

  专家声音  

打造具有洛阳标签的文旅体验、文旅品牌和文旅标准

        “从去年上半年的‘有淄有味’,下半年的‘滨至如归’,洛阳可以说是从年初火到了年尾。”说起洛阳文旅的频频出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这得益于洛阳拥有良好的发展基因和基础,这些古代、现代,文化、产业、自然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为洛阳文旅持续火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最重要的便是洛阳“政通人和”,立即响应游客需求相继推出的“给力”政策,文明城市氛围及专业的文旅团队,加之其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铁公机”的四通八达以及地铁、高架等完善的城市立体交通网,让不少游客“心向往之”。

        同时,宋向清也注意到洛阳文旅方面频出“金融拳”,洛阳文旅“真金白银”保障,使得与之相关的平台经济、消费场景和产业能够提质升级,让游客愿意来也愿意留。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从“网红”到“长红”?”宋向清建议,洛阳要利用资源优势,紧抓新技术、新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做出独一无二的“洛阳体验”。同时,洛阳亟待培育三到五家在全国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文旅品牌,用品牌效应提高洛阳文旅产业、文旅产品、文旅服务的号召力和附加值。此外,宋向清建议制定独具特色的相关行业的“洛阳标准”,并成为省内外相关文旅产业发展的参考和标杆,“如果这个标准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洛阳文旅声量将持续扩大”。

(作者:李韶萌 实习生 黄冠钦 通讯员 李小雪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