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博物馆里过大年 | 洛阳博物馆:穿越千年 感知“龙”脉
博物馆里过大年 | 洛阳博物馆:穿越千年 感知“龙”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2/16 12:53:3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女儿属龙,赶在龙年春节看‘龙展’,特别有纪念意义。”2月14日,在洛阳博物馆,来自浙江义乌的丁女士带着12岁的女儿“打卡”洛阳,“今天看了洛阳博物馆的龙文物特展,计划还要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看‘中国龙’。”

  丁女士口中的“龙文物特展”,是“寻迹中国龙——洛阳出土龙文物特展”。展览现场,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偃师博物馆精选的20余件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龙元素文物集中亮相。

947015907657427

来自浙江义乌的游客在洛阳博物馆参观。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摄

  洛阳博物馆展览研究部主任黄超介绍,该展览共分“龙旗阳阳和铃央央”“夔龙通天藏礼于器”“苍龙七宿福佑辟邪”“赤麟黄龙至高无上”四个部分,以时间为轴,为观众讲述洛阳出土龙文物的故事。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被称作“华夏第一龙”,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龙旗阳阳和铃央央”重点介绍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及二里头陶器上的龙形象。

  “夔龙通天藏礼于器”展览部分,展示商周时期与龙有关的器物。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与政治关系密切,“藏礼于器”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文化特征。洛阳的偃师商城遗址、北窑西周大型铸铜遗址、贵族墓地和东周王城遗址等,出土大批精美的礼器,不乏龙的图案与形象。从现场展出的西周夔龙纹铜簋到战国时期的涡纹玉龙、龙形玉佩可以发现,龙的形象由狰狞神秘变成温柔静谧,这也意味着,其功能由“连接天地”向“祥瑞灵兽”演变。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空前融合。“苍龙七宿福佑辟邪”主要展示洛阳出土的汉代“龙文物”。这一时期,龙的图案造型趋于成熟,运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大量出现在墓室壁画、画像砖、铜镜以及各种器物之上。

  “赤麟黄龙至高无上”展示唐宋时期龙文物形象。这一时期,龙形象应用范围更广,出现在墓室壁画、碑刻等,身份以通天神兽为主;出现在使用器皿、建筑构件、绘画作品中,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龙”图纹在两宋以后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洛阳,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夏王朝始共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造就了熠熠生辉的河洛文明。”洛阳博物馆馆长李文初介绍,龙寓祥瑞,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西周夔龙纹铜簋、汉代龙纹壁画、唐代龙纹铜镜等珍贵文物,延续着中国龙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凝结着人们的美好愿景。

  据悉,“寻迹中国龙——洛阳出土龙文物特展”将持续至4月27日。

(作者:李宗宽、王雪娜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