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博物馆春节“不打烊”,听考古专家解读“双槐树遗址”
博物馆春节“不打烊”,听考古专家解读“双槐树遗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2/14 10:41:10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2月12日,甲辰龙年农历正月初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持续进行“年味飘飘庆佳节”系列活动之《考古人讲考古,解读五千多年文明之谜——巩义双槐树遗址》讲座活动。

        活动还未开始,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就坐满了前来听讲座的观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馆员汪旭首先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在交流中阐述了考古工作从前期准备,到勘探调查、现场钻探、考古发掘、后续整理、出版专业报告及论文等一整套的考古工作流程。

        讲座的主题部分巩义双槐树遗址介绍环节,汪旭分别从双槐树遗址考古项目概况、双槐树遗址考古收获、周边相关遗址、聚落考古初识四个篇章进行了讲解。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仰韶文化中晚期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研究”的大背景下,有着“河洛古国”之称的巩义双槐树遗址的发掘工作和重要考古发现,成为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过程的重要钥匙。巩义双槐树遗址地处郑州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村南的高台地上,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距今4800-5300年,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个时期正处在国家文明起源阶段。

       经过对双槐树遗址长期的考古发掘工作,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成果。比如发现的三重环壕、中心居址区、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大型版筑遗迹、四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坛等遗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骨针、牙雕蚕、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品、初步建立了五期七段的遗址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等。这些重大发现成果不仅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为深入探索黄河中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通过汪旭的讲解,现场观众对双槐树遗址、仰韶文化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都有了系统而丰富的认知,很多现场观众听过之后纷纷表达了对考古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也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文明感到无限的骄傲与自豪。“听到牙雕蚕的讲解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五千多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水平”,一位听完考古讲座的刘姓女士意犹未尽地说道:“原来那个时候的人并不像我想象的原始人那样只穿树皮或者什么都不穿。”

        春节不“打烊”,据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将持续开展甲辰龙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接下来还有面塑、剪纸体验等多项活动逐一举办。

(作者:张超 见习记者 黄海明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