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上旬,正值寒冬,一场漫天大雪过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全宝山银装素裹。发源于大山深处的兴华涧开始上冻,苍山、积雪、冰凌、水流,勾勒出唯美的山水意境。
竹梦小镇的民宿 白云飞 摄
此刻,兴华涧旁竹梦小镇的民宿里,又聚来一拨儿新客。大家兴致勃勃地品味着不一样的山村雪色。“远离景区的竹梦小镇,之所以能保持热度,是因为靠的就是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和乡村风貌。”竹梦小镇运营商曲慧君坦言,当初真正下决心投资,还是得益于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程带来的安全感。
全宝山是洛宁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峰,奇峰秀水,美不胜收。然而,由于山里小气候复杂,强对流天气时常导致兴华涧发生山洪。洪水裹挟着泥土、岩屑、树枝,从高处倾泻而下,过处一片疮痍。
审视全域,洛阳地形地貌“五山四岭一分川”,山区老百姓没少吃山洪的亏。许多乡村河流疏于治理,环境脏乱、种树开荒、与水争地等问题并不鲜见。
对此,自2021年起,洛阳市下决心对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131条河流,全面开展以清淤、清障、护堤为主要内容的“两清一护”综合治理,推动流域面貌实现由表及里的全面升级。兴华涧就在其中。
“我们跳出河道硬化‘三面光’的治理老路,在清淤清障的基础上,就地取材,以鹅卵石填充雷诺护垫、格宾石笼进行护砌,让简朴自然的河道风貌与乡村生态相映成趣。”洛宁县副县长、兴华镇党委书记潘攀说。
安全有了保障,生态换了模样。曲慧君顺势发展民宿经济,依托兴华涧自然风光,因地制宜打造独具“北国竹乡”韵味的竹梦小镇,实现了流域环境、乡村产业的双赢。
无独有偶。汝阳大虎岭北麓,蜿蜒而过的杜康河,孕育了“杜康造酒”的美丽传说。原来,河边布满违建,河道一片荒芜。现在,一拆一治之间,杜康河亮堂了,飞檐翘角、白墙黛瓦、浅滩细水,满目生机。
在嵩县,陆浑水库大坝之下,焦涧川与伊河汇流,“陆浑戎故地”陆浑镇陆浑村与“两程故里”田湖镇程村隔川相望。治理后的焦涧川清流潺潺,山明水秀,与古村落风貌交相辉映。
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河洛乡村,沿着洛河、伊河等主要河流溯源而上,每走一段,就有一条发源于山区的溪流汇入。如今,随着“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落地,流域生态换新颜,处处是河槽清爽、护岸齐整、堤路敞亮的“俏模样”。
与此同时,洛阳市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把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等生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今年以来,全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暨“五水综改”现场会、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洛召开,流域治理的“洛阳经验”推广全省。
水利兴、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截至目前,洛阳市已全面完成131条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0余平方公里,一个个别具韵味的水美乡村、一项项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治水兴水的生动注脚。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