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今年正月的天街焰火晚会以后,张娴就感受到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洛阳的关注,怎么能把这样一种热度承接下来?,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文化节,成为了张娴口中的突破点。
他们决定升级改造一场大型演出,复原洛阳古都风貌,让游客穿上汉服,沉浸式参与到这场演出中,但张娴没想到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游客不愿意换上汉服来体验,为此,他们一遍遍为游客讲解,演出的情节内容。
张娴回忆,“我们景区的小伙伴自己换上汉服,身临其境去给游客,讲解洛阳,讲解历史,才说服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穿着汉服进行,沉浸式的演艺活动体验”,新改版的沉浸式演出瞬间火爆全网。
今年的牡丹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有5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洛阳人,他们穿着汉服,有坐公交车、地铁来的,有走路来的,还有骑自行车来的,一起打造了一场“汉服嘉年华”。
从《风起洛阳》《登场了!洛阳》的出圈,到体现传统文化之美的各种短视频爆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海外的朋友们,开始重新认识这座十三朝古都。
02、
就在张娴和大伙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更大的挑战来了:高峰期间,龙门石窟景区来了6万多人,隋唐洛阳城达到最大游客承载量,游客们都是为汉服而来的,去哪做妆造?汉服妆造师够不够?,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把“流量”变为“留量”,洛阳增加航线航班,加开高铁车次、建设旅游公路,还发展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房车营地等,此外,当地制定了汉服体验、剧本娱乐等,新文旅产业标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如今,走在汉服一条街上,张娴感叹:“这条街你敢想象吗?,从前这都是汽修店,满身的汽油味,现在是两手的胭脂香”
借力“洛阳汉服”火爆出圈,包括张娴在内的一众洛阳文旅人,接连谋划了“隋唐洛阳城国风节”,“越汉服越时尚文旅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把汉服元素融入文旅业态,拉长产业链条,而“汉服+古城”的引流效应也开始显现。
03、
对于怎么能把游客留下来?张娴说,应该用颠覆性的创意,让游客沉浸其中,真正享受旅行的快乐,“拼到底拼的其实就是创意”。
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此后,他们又首开,一座城市为剧本载体的先河,推出了全城剧本游,人在城中、又在剧中,游客沉浸在一个个大的故事剧本里,通过故事剧情,洛阳把全市40个景点串珠成链,让城市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会客厅。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张娴有着更多的期待,她希望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发掘更多的新文旅业态,让洛阳更有故事可讲,更有地方可玩,让更多年轻人发自内心地去,了解洛阳,爱上洛阳!
玩转一座城 洛阳的“拼”字怎么写?“拼”字,是“扌”+“并”组合:不仅需动手,而且要并肩。“神都”洛阳神在何处?奇妙的城市场景中,有活力“拼”、穿越“拼”,玩转“拼”字,一眼千年。“扌”,是主动而为。一朵花、一袭衣、一碗汤;一场剧、一条街、一座城,以剧本游为载体串珠成链、系统梳理文化资源,“拼”在匠心和创意。
“并”,是共同参与。市民与游客相伴,古老与年轻相融,科技与文物互动,“拼”在文旅融合蝶变,“拼”出保护与发展共赢,“拼”出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洛阳,不穿汉服都不好意思”。人在城中,亦是风景。“拼”出历史韵味、“拼”出现代叙事、“拼”出未来气象,打造有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汇聚个体力量,成就发展“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