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初冬的阳光照在家门口,武王街道王母泉村村民蔡小战给院子前的绿化带浇水,看着一簇簇万寿菊开得喜人,不禁绽放笑容:“村里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美化环境,让我们住得更舒心。”
美起来的不仅是蔡小战家门口,记者在王母泉村看到,村里9条主要道路全部栽种了绿化树木,昔日村里闲置的边角地改建成了一处处乡村游园,栽种有桃树、桂花树、树状月季、腊梅等十几个品种。眼下虽已立冬,但是游园里绿色仍是主色调,很是养眼。
森林乡村美景如画。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将省级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示范村建设与“五星”支部创建有机结合,本着“易绿则绿、见缝插绿”的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示范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因村施策,充分利用村庄内外空闲地、边角地,有序推行一米菜园(花园)、庭前菜园(花园)和微景观、微绿地,推广乡土树种、果树进村,形成“一村一品”的绿化特色,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走进演马街道高寨村,一处处乡村绿化风景让人眼前一亮。该村立足“一街一品、一户一韵、宜居宜游、留住乡愁”提升目标,统筹推进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景色打造,完成统一105户居民房前花池修建,整治空心院落3处,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约2800余棵,新建村内小游园3处,新增果园2个。
村庄绿了,生活美了,群众笑了,乡村绿化行动把高寨村这个全国文明村的名片越擦越亮。
武王街道秦庄村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精心打造“桃花源”小型游园,栽植、修剪桃树约3000棵,铺设环形步道500余米,村里一派新农村景象。不仅如此,更让秦庄村群众引以为豪的是,近年来村集体经济企业毛纱厂发展势头良好,每年收益200万元以上。
乡村向美而行,产业兴旺发展。马村区乡村绿化行动的实践证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就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绿色生态底色俨然已成为马村区乡村的主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