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红旗渠 嘉宾称赞“山崖上的奇迹”
10月21日下午,参加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的中外嘉宾先后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和红旗渠景区参观。
在红旗渠纪念馆,嘉宾们走过一张张记录林县人民修渠历史的巨幅照片,在导游充满深情的讲解中一次次发出惊叹。
“参观这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们的团结精神,他们以勇敢的态度面对困难,为建造这个渠付出了很多。”23岁的RAPHAEL来自尼日利亚,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李昊瑞。在红旗渠纪念馆,李昊瑞一边听讲解一边对修渠历史发出感慨,他说:“这里的人们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不图任何回报地去修建这样的工程,希望把日子过得更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从一张图片上看出,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种态度让我印象深刻。有了这个精神,你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有了这个精神,才有了这个山崖上的奇迹。”
战凤是山东人,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她说“对红旗渠仰慕已久”。“很早我就知道红旗渠精神,但从没有来过红旗渠,今天站在崇山峻岭间看着这项工程,对它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这里的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不服输、不认命,齐心协力开凿红旗渠。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为了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奋进。”战凤说。
“我们还去了小南海和昆玉山,景色非常优美,又去了四门券村和东上庄村,两个村修建得也非常漂亮,感受到了安阳文旅产业和乡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战凤说,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规格很高,服务到位、配备齐全、参会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10月20日举办的由外国留学生参加的中文演讲比赛非常好,他们的中文说得很流利,这对进一步宣传汉字、宣传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黄钰和王如梦是本次大会的青年志愿者,来自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能够为与会嘉宾提供志愿服务,两人表示非常开心。黄钰说:“大会让世界各国的青年人在安阳有了一个加强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我们的心更加贴近、友谊更加深厚,这样世界也会更加和谐。”王如梦说:“上高中时就听说过红旗渠,今天来这里听到、看到很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靠人工一点一点凿开山崖,修成这样的工程,非常伟大。走近它,让人感觉有种别样的震撼。”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