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见绿,移步入园。
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既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让城市变得更宜居。2023年10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许昌市园林绿化中心了解到,许昌市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中心城区计划再建设43个“口袋”公园,点亮百姓日常休闲生活,串起市民的“微幸福”。
传递“微幸福” “口袋”公园持续上新
提起“口袋”公园,市民并不陌生。其因规模较小而得名,是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口袋”公园虽然规模不大,但设计颇具特色,片片绿色给市民传递更多“微幸福”。
“‘口袋’公园的建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居住环境的变化。”在市区五一路居住的市民李兰指着附近一处“口袋”公园说,“家门口有一个散步、赏景的好地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品位,日子越过越有味儿了!”
据了解,许昌市2023年将继续开展“口袋”公园建设,计划再打造43个“口袋”公园,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实现“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社区更和谐”的建设目标。
许昌市区的一“口袋”公园鸟瞰 张伟红 摄
点线面结合 构筑绿色游憩空间
近年来,许昌市立足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采取见缝插绿、空地补绿、破硬增绿、拆旧添绿、拆违还绿等方式,合理布局城市“口袋”公园。
“建设中,我们重点考虑公园的辐射区域、面积、服务人群等因素,优先布局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足的区域,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市园林绿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而且合理利用城市闲散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城市零星地块的利用率,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口袋”公园在建设时,结合不同群体的需求,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及休闲座椅、垃圾箱、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提升了公园绿地品质和服务功能。许昌市还通过建设一批质量高、功能全的“口袋”公园,构建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游憩空间,加快实现绿化空间全覆盖。
许昌一“口袋”公园一景 徐国志 摄
规划设计理念 倡导绿色环保建设
“口袋”公园和大型城市公园相比距离市民更近,和小区绿化相比更具特色和实用功能,是一种既方便市民到达,又能满足多种需求的小微公园。
许昌市园林部门在规划设计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口袋”公园建设,选用环保、低碳、节能、低耗无污染的施工材料,同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等,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口袋”公园建设优先使用苗圃培育的易养护、易成活乡土植物,营建以乔灌木为骨干的园林植物景观,减少了单一草坪和灌木模纹色块应用,设置微喷等节约灌溉设施,建设一批绿色、环保、节约型的精品公园,让“口袋”公园为城市添色增彩的同时,持久焕发景观生机。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末梢”。许昌市园林部门将按照便民、惠民原则,在建设中侧重细微之处见真章,通过“见缝插绿”,尽显城市“方寸之美”。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