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火爆,活动丰富,秩序井然,高频聚焦,出圈出彩,央视、央广、新华社、人民网四大主流媒体共同关注龙门石窟,连续6天景区人气爆火频频破圈,截止10月6日,龙门石窟景区中秋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43.6万人次,2023年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NO.1游客井喷,旅游热度稳居榜首
双节期间的龙门石窟游客接待量呈现井喷,人气格外红火,既热闹非凡又秩序井然,央视等主流媒体对龙门的旅游盛况持续跟踪报道,成为全网关注的文旅热点。景区内外好戏连台,既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和内容,又延长了游览时间,丰富业态实现倍增。景区人气火爆,位居全市全省景区榜首,成为节假日期间全国最热门的旅游景区之一。
NO.2“夜游龙门”中秋惊艳登场,成为国庆爆款
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龙门石窟为充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拉长假期景区营业时间,9月28日,时隔三年的“夜游龙门”项目在中秋之夜登场。华灯初上,龙门景区内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引来中外游客的纷纷赞叹和青睐。活动消息一经发出,立刻成为国庆假期首个文旅宣传热点,引爆了龙门旅游假期市场。
NO.3文化活动搭台,集聚旺盛人气
为充分挖掘和展示龙门的厚重历史文化,秉承“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理念,节假日期间在龙门古街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又为景区集聚了更多人气,实现了极佳的引流聚客效应。
自9月28日起,在龙门古街持续开展“月满赴龙门,盛世迎国庆”和“龙门首焉•白居易”行进式演绎活动,让游客在龙门古街内各个街区,时时都能观赏、参与到与景区文化、节日氛围相融合的精彩活动当中,更深切的感受到双节期间的浓厚文化氛围。“龙门首焉•白居易”行进式演绎活动深度挖掘了白居易在龙门生活的历史,让游客在观看大唐舞狮、巡游庆典、演绎杂耍、诗词互动等系列配套节目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一代大诗人的龙门岁月,感受豪迈的盛唐气象。通过设置与白居易诗词互动环节,让游客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永恒文化魅力。在龙门古街街区、戏台等处还向广大游客推出全天候不定时的偶发式互动娱乐表演,通过国庆欢庆舞蹈、古风演绎、川剧变脸、新疆民族舞、新民乐合奏、相声魔术、小丑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既带给游客更多欢乐,又营造了浓郁喜庆的节日氛围。假期夜游开放之际,龙门石窟打造汉服文化节,每日500套免费汉服供游客夜间打卡,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无上龙门5D裸眼沉浸式体验定制化上线系列沉浸式体验票,双节期间现场发放中秋祈福牌、国旗贴等节日福利。
NO.4主流媒体持续聚焦,形成全网热议话题
高频聚焦 出圈出彩。国庆假期央视、央广、新华社、人民网四大顶级媒体共同关注龙门石窟。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多地卫视频频报道,景区人气、夜游美景、文旅活动······这个假期龙门石窟太太太太火了。
花式喊话,火爆出圈。小红书、抖音、头条、视频号等游客关注的视频平台纷纷发布“龙门石窟志愿者以洛阳方言温馨提醒游客注意旅游安全”视频,成为假期顶流新网红。全网游客纷纷评论热议其为“洛阳方言的天花板”、“不一样的提醒,不一样的关怀”、“体现了龙门人对游客独有的情怀”。洛阳网、老贾播报、直播洛阳及众多网络达人纷纷对该花样提醒短视频进行转发,引爆朋友圈,也为龙门引来了更多网络流量。
NO.5艺术家游本昌中秋夜游,共叙龙门情缘
9月29日中秋节当日,人民艺术家游本昌(济公扮演者)和古琴界名家任静夜游龙门石窟,在奉先寺完成十二花神魁首牡丹花神的拍摄,游本昌老师在活动现场对龙门石窟及全国的游客送去节日祝福,活动以短视频宣传方式进行网络传播。
NO.6红旗飘飘花团锦簇,国庆假期氛围浓郁
中秋国庆期间,在龙门景区三阙门广场、龙门古街停车广场、城门楼、主景观区等摆放喜迎国庆造像的巨型花卉景观,在龙门古街街区、石窟主要通道,景区栈道、景区直营店、游客中心、停车场等主要场所悬挂上千面五星红旗,营造国庆喜庆氛围;在香山寺摆放数百盆盛开菊花,与中秋游园相互映衬;同时通过摄影图片、抖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成为假期期间游客在龙门的网红打卡点。
NO.7坚守岗位迎“双节”,景区服务“不打烊”
国庆假期期间,景区与武警、公安、特警、交通部门、兄弟连救援队、消防队、城管队等多方联动、共同协作,维护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秩序,为游客参观游览保驾护航。面对连日来客流高峰,景区工作人员全员上岗,绷紧弦、不松懈、不懈怠,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