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千年古街焕生机!洛阳这里好逛又有趣!下班就去…
千年古街焕生机!洛阳这里好逛又有趣!下班就去…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6/13 17:58:35 来源:洛阳旅游 点击次数:

      在洛阳,闲暇时散步可以去哪儿?

      在定鼎门城楼上登高北望,天街中轴线恢宏大气,青葱绿植点缀其间,隋唐洛阳城的城市轴线格局清晰再现。若你再定睛细看,还能在斗转星移的氤氲时光中看到些许古人的浪漫。

      今天,和洛洛一起来了解天街吧!👇

Part 01.天街,隋唐洛阳城的中轴大街

      据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此之前,他率群臣“登邙山,观伊阙”,而宇文恺奉他之命设计的洛阳城,正是“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这也就意味着,伊阙和邙山分立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宇文恺引洛水贯都,将洛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洛水穿城而过,隔开了宫城、皇城和南岸的里坊区,一条中轴线又将它们再度连接。

      在这条历史轴线上,排列着7座“天字号”建筑,自南向北,分别是天阙(伊阙)、天街、天津桥、天枢、天门(应天门)、天宫(明堂)和天堂。

      天街则是隋唐洛阳城的中轴大街。

△图源:洛阳文旅公益图库 杨牧群 摄

Part 02.曾经,这里尽显洛阳繁华

      回首望,天街是一段繁华。在《大业杂记》中,唐人杜宝记载了隋时的天街景象,称其“阔一百步。道旁植樱桃、石榴两行。自端门至建国门,南北九里,四望成行。人由其下,中为御道。通泉流渠,映带其间”。

      “阔一百步”,即宽度约合今147米,在古代的道路中,这算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资治通鉴》中记载,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隋炀帝为招待四夷酋长等,“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就是在天街上,狂欢持续了一个月。

      在古诗词中,天街的“出镜率”也极高。如裴夷直在《和周侍御洛城雪》中说:“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和凝在《宫词百首》中说:“天街香满瑞云生,红伞凝空景日明。”可见洛阳城天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Part 03.如今,这里依然是洛阳文化活动聚集地

      观当下,天街是一种承载。目前考古已探明天街最宽处有140余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宽的古代都城道路,是都城中最开阔的地方。

      2022年,天街遗址保护展示贯通提升项目启动,该项目占地约863.56亩,主要由御道、园路、水渠、坊门、坊墙构成,总投资约4.28亿元。外郭城定鼎门至洛河以南段的天街御道(长3200米、宽34米)采用青石板铺装,御道两侧结合遗址保护展示,实施景观、水渠、坊门、坊墙等工程,建成后将完整展示隋唐洛阳城核心中轴线,恢复盛唐天街的中轴气象,延续历史脉络,重现天街宏伟格局。

      如今的天街,依然是洛阳文化活动的聚集地。在位于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欢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天街定鼎门段明教坊区域的天街·洛阳青年理想生活节上,年轻人通过茶饮、文创、手作、户外运动等主题活动感受活力生活,青春事、潮流事,事事舒心。

Part 04.未来,这里将再现往昔恢宏格局气势

      瞻未来,天街是一幅蓝图。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隋唐洛阳城因水布局,洛水穿城而过,城内有不少人工渠纵横交错,起到排水作用。天街两侧的排水渠担负着天街和坊内向外的排水任务。为了再现“通泉流渠、映带其间”的历史景象,工程对天街两侧的排水渠景观也进行了精心设计。池底铺设0.5米厚的防渗层,池底与驳岸采用生态设计,形成绿色生态湿地。等蓄水后,工人将在渠内种植水生植物。

      按照规划,路面保留现状地被草皮,将在两侧种植林荫带,树种以历史记载的樱桃、石榴、柳树、槐树等为主,两侧排水渠采用生态驳岸的形式,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自然、景色宜人的人性化滨水绿带,再现“通泉流渠,映带其间”的历史景象。

      在不破坏天街格局与整体氛围的前提下,天街林下还会布置少量以隋唐洛阳城出土文物为主题的小体量雕塑与浮雕,如胡俑、瓦当、唐三彩、丝路驼队等,以坊墙为投影载体,运用全息投影的高科技展示方式再现天街往昔恢宏的格局气势。

(作者: 责任编辑:刘云霞)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