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武陟:开辟黄河文化研学线路
武陟:开辟黄河文化研学线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4/28 14:19:30 来源:焦作日报 点击次数:

        阳春4月,焦作市武陟县黄河文化研学游越来越火,众多游客在武陟体验到了中原黄河文化的魅力。借着研学热,4月中旬,武陟推出了“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精品线路。

嘉应观 焦作日报资料图

        武陟是全国“黄河文化之乡”,是黄河左岸中下游分界点所在的区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治河的主战场,无数治河英雄在这里谱写了中华民族最壮丽的治河史诗,彰显了崇高的治河精神。
       为满足游客研学需求,武陟强力推进黄河文化与游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出了嘉应观景区—人民胜利渠渠首—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沁河口—沁河杨庄改道纪念亭—老龙湾险工文化园“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精品线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建造的一处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淮黄诸河龙王庙,现存古建筑249间,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黄河河神庙。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胜利渠渠首,是黄河中下游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御坝,是见证清代治河史的一个辉煌篇章。近年来,武陟以御坝碑为文化核心,打造了黄河文化研学营地,向游客科普治河知识。
        武陟是黄河中下游左岸分界点所在地。站在此处抬眼望,可欣赏桃花峪黄河大桥的壮观。2009年,武陟在此竖起“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碑;武陟沁河入黄口,历来是治河要害,历史上沁河水极易在此发生倒灌。因此,清雍正初年修筑武陟詹店以上黄河堤防时,将沁河口稳定于此;沁河杨庄改道工程,是人民治河史上治理沁河的“神来之笔”。为纪念此事,武陟在这里修建纪念亭。2021年,河南河务局命名该亭为首批“河南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成为黄河法治文化标志性符号、保护传播的重要载体;老龙湾险工位于沁河左堤,由于沁河在武陟境内蜿蜒曲折,在此形成一个大弯,形似老龙,故称老龙湾,历史上许多重大水患灾害都发生在这里。如今,游客在老龙湾险工文化园里可沉浸式体验老龙湾险工文化。

(作者:王玮萱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