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郏县舞龙、舞狮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郏县舞龙、舞狮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1/2/24 8:05:01 来源:郏县文化旅游 点击次数:

      为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魅力,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让人民群众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根据县委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行动,按照“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让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乡的非遗文化,打造不落幕的网上乡愁记忆空间。
      在全国很多地方,老百姓用舞龙舞狮来祈祷新的一年神明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年节和喜庆活动之日必有舞龙、舞狮来助兴,甚是热闹。从春节到元宵灯节,郏县也有舞龙舞狮的习俗。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流传,形式多样。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龙舞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舞龙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狮舞,俗称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舞狮表演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活力,富有阳刚之气。北方舞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

      随着时间的迁移,舞狮的发展变得更丰富更多样。现在中国流行的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磕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狮"则重技巧和武功的运用,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性格。

(作者:郏县文化旅游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