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民国二十五年《重修襄城县志》载:襄距首山、令武皆仅数里,取石极易。历来城内街衢,均以红石砌成,坚固便利。历经失修,凸凹崎岖,有碍交通。民国三年,知事王金相,乃以华洋义赈会所拨荒灾赈款,雇民修理南北大街、南北关及署前街,一律平坦,行旅便之。至民国二十三年,又多倾侧,县长夏秋阳议组建设委员会,逐段重建。及各辟巷土路,中间培高,两旁设沟。旧观恢复,民行便利焉。

新中国成立后,县城街道多次铺修,改良路质。1958年,拆除南北大街红石路面,筑为礓石路基。1966年后,南北大街、东西大街、东西拐街和石羊、生产、利民、市场前等街相继铺修柏油路面。

明清古街修复改造伊始,我们就坚持规划引领,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高起点编制了古城发展与保护规划和明清古街修建性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