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断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地方。然而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旅游策划专家和考古专家在博爱县青天河景区考察时发现一个唐朝时期的石碑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久负盛名的《白蛇传》故事竟然源于博爱县风景秀美的青天河风景区。

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原群介绍,他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专家教授在博爱县采风调研时,从博爱县清化镇酒封村东北处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与其他教授一起调阅了《博爱县志》,结合流传在博爱县诸多的民间传说,提出——“白娘子”故事最早源于博爱青天河。
证据1:法海的父亲在博爱

据史料记载,在晚唐时期有一个宰相,叫裴休,《白蛇传》中法海就是他的儿子。裴休既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名传千古的佛学大家。他对佛教禅宗文化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贡献。
以前很多人认为裴休是山西人或者是济源人,但在博爱县清化镇酒奉村发掘出了唐代裴家的墓穴,出土的裴休三弟裴俅儿子裴滴的碑文明确无误地记载了裴休一脉家居唐朝武德县(今博爱县)酒封村的历史事实。
裴滴墓及碑文的发掘,纠正了新旧唐书对裴休籍贯错误的记载,这对研究裴休及唐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证据2:法海曾是佛门高僧

裴休籍贯的认定,也使佛教著名禅师——裴休的儿子法海的籍贯有了一个明确的认定。长期以来,由于《白蛇传》故事的流传,把法海钉在罪恶的耻辱柱上长达1000多年。其实法海禅师是一位德才兼备、有修为的佛门高僧。
据佛教很多著名史料记述,法海是裴休的儿子,原名裴头陀,法名法海,弱冠之年就进士及第,少年得志,才华横溢。但裴休因自己贬官宁乡,深感仕途艰险,不愿儿子步自己的后尘,力劝法海出家为僧。法海遵父教诲,毅然到博爱的月山寺削发为僧,立志弘扬佛法,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