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食俗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2 8:38:0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时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期被晋文公烧死的介子推,实行禁火冷食。后来人们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故清明节也有寒食节的习俗。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用这种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出的团子。青团子的馅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还要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再用毛刷将熟菜籽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青团子便制成了。
吃馓子 我国的一些地方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古时叫“寒具”,是人们在寒食节时吃的一种食物。寒食节禁火、吃冷饭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在我国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粗大,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多以米面为主料。
吃清明螺 清明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节,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炒、凉拌、糟、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可称得上是“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吃清明果 浙南各地在清明时节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后捣匀,再加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蒸熟,制成清明果。清明果色青碧味清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吃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将炒米制成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再染上各种颜色,名曰:“欢喜团”。
吃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用酵子发面,夹枣蒸食。人们还习惯将枣糕制成飞燕状,用柳条串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吃画蛋 我国的一些地方,在清明节的头一天夜里,把鸡、鸭蛋煮熟后染成蓝黄杂色,并在蛋壳上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据说,吃画蛋,在隋唐时已盛行全国。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时节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食俗。
(作者:春雨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